“精神贫困”概念辨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贫困”概念辨析

“精神贫困”的概念辨析   摘要:对精神贫困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对精神贫困的概念与内涵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探讨了“精神贫困”概念与内涵,并对“精神贫困”概念进行了合理界定。   关键词:精神贫困 定义 综述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292-02   引言   目前,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成为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缘于对精神贫困的概念和内涵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多数学者将精神贫困等同于物质贫困或心理健康问题,因而并没能正确、全面的认识精神贫困的致因及其表征,其提出的解决精神贫困的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和使用范围还有待进一步的证实。由于缺乏对精神贫困的精确定义,也没有相应的可???作性的指标可供借鉴,对精神贫困的定量测度及其应用研究陷于停滞。   精神贫困的概念与内涵,决定了对精神贫困致因和表征的理解及解决精神贫困问题的各种对策选择,同时也是定量测度精神贫困并将其应用于精神扶贫实践的理论基础,因此,对精神贫困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对精神贫困的概念与内涵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相关研究对“精神贫困”概念的认识   显然,目前各学者对精神贫困及其相关概念内涵的认识和界定还不够明晰。主要体现在:(1)没有对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作严格区分,对精神贫困和物质贫困的辩证关系尚存在比较大的分歧。目前,学术界对于“精神贫困”一词的使用,主要是在同物质生活相联系的层面上展开的,即精神贫困要么是物质贫困直接引发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空虚等现象”,要么是一种“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的“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 [1]。虽然物质贫困有可能引发精神贫困,精神贫困也可能影响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但是,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比较富裕的物质生活”状况也可能引发同样的,甚至更加严重的精神贫困,而这种精神贫困有可能不一定会影响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及其获取能力[2]。实际上,物质和精神是反映人的基本特征的两个不同维度,物质反映人的物质消耗等有形生活状况,精神反映人的思维等无形生活状况。物质和精神是反映人的存在和思维的,具有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两个基本特征,因而,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是反映不同特征的两个具体的表现形态;(2)没有对精神贫困与能力贫困作严格区分。部分研究将引致精神贫困原因归于能力贫困,能力贫困一般是指人获取收入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常表现为就业能力低下,教育水平不高,社会关系网络少等[3]。一般来说,能力贫困将导致一种持续的物质贫困状态,因而是物质贫困的一种形式或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将精神贫困与能力贫困加以严格区分;(3)没有对精神贫困与心理健康问题作严格区分。部分精神贫困问题的实证研究证据来自在心理学的心理测量量表调查数据,实际上是将精神贫困问题等同于心理健康问题。虽然精神贫困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但心理问题也可能由于经历痛苦、挫折,或因为身体缺乏某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等其他原因产生[4]。实际上,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医学上的概念,而精神贫困是一个哲学或社会学上的概念,因而,两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精神贫困”概念界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各学者未能对精神贫困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准确界定的原因,是对精神贫困概念理解上的偏差所致。要对精神贫困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需要对物质与精神两个对立统一的概念进行准确的把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物质和精神是人的世界的两个相互区别但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物质体现了一种客观实在,精神反映的是一种意识形态,物质和精神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刻画了人的存在或生存状态。   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对于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群体或不同的个体而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看法,是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主观意志的具体表现。作为与物质相对立统一的精神,其差异性比同一性显得更为突出。物质的同一性,使得物质贫困的界定和测度变得相对简单。一般来说,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物质的基本需求是一致的,因而可以进行统一的度量,如果一个社会、群体或个人拥有的物质水平,不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则称其处于物质贫困状态,基本生活所需求的物质数量,自然成为物质贫困界定的标准,在实践上,基本生活的物质需求可以用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指标进行度量,比如收入、消费、财富等实物量或价值量指标。   精神贫困的同一性不足以提供精神贫困界定和测度的标准。虽然不同社会都需要精神支撑其价值体系的存在,但这种价值体系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