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大王”人生拐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羽绒服大王”人生拐点

“羽绒服大王”的人生拐点   经过“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几轮评选,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众望所归,榜上有名。评奖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是:在冬奥运上,他的服装与中国健儿一起打破零的纪录;在全球市场,他保持多年世界纪录。他是农民致富带头人,他是中国乡村走出的世界冠军。   作为中国羽绒服行业的领军人物,高德康的创业人生充满传奇色彩,有三个拐点引人注目。      从小裁缝到大老板      在波司登总部,有一所国家二级档案馆,也是全国目前惟一报国家档案局登记备案的民营企业档案馆。馆里陈列的物品很多,而吸引众人眼球的是一台锈迹斑斑的缝纫机和一辆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据说,这是镇馆之宝,也是高德康起家之本,它们见证了一个羽绒服业巨无霸企业的诞生。   高德康原是江苏常熟白茆镇山泾村的一个农民,贫困的家境使他只读完小学就辍学在家,好在他有一个裁缝父亲,聪颖好学的高德康便跟着父亲学做衣服,学得一手绝活。   1976年,高德康带着11个农民,成立了一个小小的缝纫组,自任组长,资产是八台家用缝纫机和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波司登的光辉历程就从这八台缝纫机和一辆自行车开始起步了。   那时候高德康靠给上海一家服装厂加工服装赚钱,每天要从村里往返上海购买原料,递送成品。从村里到上海南市区的蓬莱公园,有100公里路。每天天没亮,高德康就骑上他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上路了。在那条坑坑洼洼的沙石路上,高德康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狂奔”,去时带上加工好的100千克重的服装,在上海跟厂家联系业务大概需要五个小时,之后再驮上上百千克的原料,连夜返回村里。来回15个小时,渴了,就喝口凉水饿了,就啃口干粮。回到家里,人都像散了架。但无论刮风下雨,高德康总是当天赶回村里,因为他自个心里明白,村里正有11个弟兄在等米下锅。   由于高德康骑自行车每天要跑一个来回,往往车骑了几次不是胎爆了,就是轮子变形了,在那个年代,自行车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算来算去,他只好去挤公共汽车。而那一段经历也让高德康领受了一辈子都无法忘却的屈辱。   高德康挤车时通常是在上班高峰期,那时候上海的公交车又挤得不得了,所以每当他拿着扁担、背着货包好不容易挤上上海的公交车时,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而当车上的人闻到他一身臭汗时,就会把他推下去。有一次他被车上人推搡,把腰都扭伤了。不仅如此,公交车上还有人对他骂骂咧咧,“你这个乡下人,乡巴佬!”神气的不得了。可是包太沉重了,高德康毫无还手之力。每次被推下车,他都会坐在地上,茫然四顾,却举目无亲。   那个时候,高德康曾赌气发誓不再和上海人做生立-免得受窝囊气。但是不去上海,家里就没得活干,吃不上饭。最后也只得忍气吞声。   伴随着挤公交车的那段经历,高德康感悟到:做生意龙门要跳,狗洞也要钻。大将韩信尚且能受胯下之辱,我又有何不能!总有一天,我要让上海人对乡下人刮目相看。   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鞭笞下,1980年,高德康正式成立了山泾村服装厂。尽管没有品牌,但是凭借良好的信誉和质量,高德康还是拿到了来自上海的来料加工订单。然而这家上海企业一开始就为难高德康,把最难的活交给了他;同时还让他接受考试,合格后才给他做。但这些始终都难不倒喜欢挑战的高德康。   冬去春来,条件好转以后,高德康买了辆摩托车。鸟枪换马炮后的他更加“疯狂”了:一天往返常熟、上海两地最多时有三个来回。如此年复一年,经历了五年的雨打风吹,用废了六辆摩托车后,高德康的人生中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一法国标致牌小货车,而高德康的小作坊也正式开始由来料加工向贴牌生产转变。   1984年,高德康开始为上海某品牌加工羽绒服。第一次做羽绒服,他就敏锐觉察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之巨大。同时也让他发现了那时羽绒服的缺点――不时尚、不休闲,这成为了高德康日后开发产品的“资本”。   过硬的产品质量,让上海的企业对高德康刮目相看,订单数量逐年增加。五年后,高德康这棵旁枝竟然压过了主干,80个人的工厂能做其他企业240个人的活:与此同时,上海天工服装厂也找上门来,高德康便以每年15万元的品牌使用费开始为天工服装厂加工秀士登牌羽绒服。不到两年,高德康的企业经过发展更名为常熟市康博工艺时装厂。   1990年,高德康做出了关乎企业成功的关键决策,正式注册了日后闻名世界的品牌―“波司登”。   1992年,高德康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带来的机遇,大胆决策,先后投入2000万元,兴建厂房和办公大楼,引进先进的生产流水线,使公司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一下子扩大了四倍。一座现代化羽绒服生产基地初露端倪。   1993年,康博厂再次更名为江苏康博集团公司,高德康成了大老板。   然而,1994年,波司登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这一年生产的全部23万件羽绒服在冬天快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