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启示和建议.docVIP

东北地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启示和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地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启示和建议

东北地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摘要: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东北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30年来粮食流通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对建设新型粮食市场、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具有深远启示。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62-02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之后,推进现代化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成为必然,必须大力推动现代化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提高粮食经济发展水平,创建现代市场载体,壮大粮食物流产业,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   一、发展粮食流通产业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对三农问题明确了一系列新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把三农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三农问题事关大局,粮食问题与三农血脉相连。在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粮油市场供需变化的情况下,保证市场供应,确保粮食安全,是政府必须实现的目标;在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经济运行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的环境下,又好又快发展粮食经济,是政府必须面对的挑战;在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形势下,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切实提高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主动性,是政府必须顺应的发展趋势。   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粮食流通体制基本确立的条件下,粮食流通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证粮油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种粮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有利于整合现有粮食流通资源,通过体制机制和科技管理创新,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粮食流通产业,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调控效率,增强粮食流通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粮食功能在不断拓展、延伸和丰富,不仅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更对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的粮食在收、运、储、销等环节的损失率至少为10%,年损失总量近五千万吨。如果粮食系统具有现代化的物流运作体系,就能大幅度地减少损耗、增加盈利。因此,应重点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房、场地、铁路专用线等资源条件为依托,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粮食集散、发运、质量检测、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等服务功能,提高粮食流通运转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   二、东北地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一)东北地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地处我国东北黑土带上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拥有耕地面积约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6%,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自1979年以来,东北地区粮改以打破“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沿着市场取向不断向广度、深度推进,与时俱进地走过四个重要阶段:(1)1979―1984年启动市场化改革阶段。不断调低了国家粮食征购基数,放开和鼓励发展农村粮食集市贸易,国有粮食企业开始议价粮食经营,迈出了粮改第一步。(2)1985―1993年市场化改革快速重点突破阶段。1985―1990年实行粮食合同定购政策,取消粮食统购,仍维持统销。农民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后的余粮可以进入市场自主销售,农民获得进入市场主动权,成为粮食产业市场经济的先行者。1991―1993年取消粮食统销、放开城镇粮食销售市场,市民进人市场自由采购口粮,加工转化用粮企业进入市场采购粮源,迈出了粮改第三步。(3)1994―2003年市场化改革全面稳步深入推进阶段。1994―1997年各省通过实施各项粮食工程,解决了阶段性粮食市场供求紧张、市场粮价快速大幅度上涨的突出矛盾;1998―2003年通过贯彻中央关于政企、中央与地方责任、储备与经营、新老财务账目四分开和完善粮价形成机制的原则,实行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购粮资金封闭运行,解决了阶段粮食供大于求、农民卖粮难、市场粮价低迷的突出矛盾,在加快探索市场化粮食流通新机制中有效保护了农民利益,支持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4)2004年之后为第四阶段,为市场化改革的成熟发展阶段。2005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7 926万吨,比上年增长7.6%。其中,黑龙江省粮食产量3 600万吨,比上年增长14.8%;吉林省粮食产量2 581.21万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