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城市社区异化文化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城市社区异化文化思考

中国当代城市社区异化的文化思考   摘要:中国当代城市社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区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在社区建设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城市社区也存在一定问题,出现了异化迹象。这种异化的出现有着深层文化原因。因此,在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必须致力于构建和谐城市社区文化,以推动城市社区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社区;异化;文化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124-03   中国当代城市社区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99年,民政部开始进行全国社区建设试验区试点,社区建设真正启动。然而,在社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社区异化迹象,严重地影响了社区发展与社会和谐。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对中国当代城市社区异化进行文化思考,不仅对城市社区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农村社区发展具有重要的???鉴作用。      一、中国当代城市社区异化的主要表现      1.社区居委会由自治性组织变成了半行政化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不仅具有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而且具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一些地方基层政府便以此为依据要求居委会“协助”有关政府部门承担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环境卫生、低保、治安、失业职工就业、离退休人员管理、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工作,将一些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转嫁到居委会身上,导致居委会陷入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及代收费用等行政事务中。   行政职能的承担自然导致居委会的角色冲突和职责模糊。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居委会的工作被扭曲了。从自身经济利益来看,居委会成员特别是居委会主任受街道办聘任,拿政府薪酬,要对街道办负责,完成街道办下派的行政任务。而从权力授受关系来看,他们由居民大会选举产生,需要代表社区居民利益,为社区居民服务。   2.社区由居民生活共同体变成了居民心中的他在物。作为聚居于一定区域内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必需具有与地缘关系相联系的归属感、认同感等共同情感。滕尼斯认为,社区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结合,呈现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在社区中,人们与同伙一起,从出生时起就进行亲密的、秘密的和单纯的共同生活,休戚与共,同甘共苦[1]。只有这种共同情感,才能使居民产生家园感和温馨感,才有可能将社区居民吸引在社区周围,甘心为社区发展作贡献。如果这种共同情感缺失,那么居民就有可能视社区为一种外在的累赘,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导致社区丧失生机和活力。   事实上,目前中国城市社区普遍存在归属感、认同感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仍然与居委会的行政化密切相关。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没有展示居民自治功能,基本上是按照街道办的意旨工作,成员领取政府津贴,行使政府职能,接受政府评价,难以被居民接受为自己的组织。不少居民将社区工作视为仅仅是街道办和居委会的事,将社区建设视为政府行为,对居委会和政府的措施和号召产生抵触情绪。不少居民缺乏主人翁精神,将社区仅仅视为寄居的场所,不关心社区利益,不关爱社区名誉,对社区事务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木然态度。   3.社区由居民社会活动中心变成了现代都市中的桃花源。社会性是社区的基本特征,社区居民基于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社会活动,形成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精神文化上的社会联系”,在这种社会联系作用下的社区,“应该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性、亲密性和相互信任,表现为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在这样的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团结、友爱、互助的睦邻、善邻关系,居民能够将社区作为身心休憩和躲避风浪的港湾,从中体会家庭的温馨和集体的温暖。   但是,目前中国城市社区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大多数居民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模式,居家时间有限,邻里见面机会少,人际关系冷漠。据《南方日报》报道,在现代都市里,有高达55.5%的市民不知道邻居户主的工作单位,42%的市民不知道邻居户主的名字,33.3%的市民不知道邻居家庭有几口人,10%的市民根本就不认识自己的邻居。社区居民缺乏沟通,22%的城市居民第一次和邻居相识是在电梯里、小区里碰到,6.6%的市民第一次和邻居相识是通过家里的小孩或者老人而间接认识的[2]。这样,社区便仅仅成为居民寄居的场所,出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   4.社区由居民自我生活单元变成了被迫参与的组织。社区是居民自我生活的单元,社区活动主要是居民自愿、自主的活动。特别是一些娱乐性社区文化活动,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性参与。这是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理应受到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