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制度经济学分析.docVIP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制度经济学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制度经济学分析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内容提要: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是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与经济转型的目标紧密相连,从本质上来看,改革伴随着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本文利用制度经济学理论,从改革的模式及路径、改革过程中制度变迁的动因两个方面为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提供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应用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为改革的必需性提供了证据。最后,结合我国经济转型的特点,为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市场结构化改革与产权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转型;自然垄断;制度;产权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2-0041-05         一、经济转型及其目标      转型经济(Transitional Economics)也叫“转轨经济”或“过渡经济”,主要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世界计划经济消解、市场经济逐步形成这一过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由于初始条件的不同和转变模式的差异,各国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例如,中国和越南等国家采取了渐进式的转型模式,而苏联和东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激进式的转型模式。对这两种模式的研究可以为转型经济学提供基本素材和实证分析的理论依据。      对于转型经济的目标,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科尔奈强调,转型被赋予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整体转变的观念。他把转型经济的有机构成和发展变化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建立市场化的过程;私营部门的迅速发展;宏观再生产的非均衡性;宪法规定政体与制度的大发展;社会秩序与民主制度的强化;整体福利的提高与不公平现象的严重分化。还有许多其他经济学者对转型经济的目标进行过详细的描述。但综合来看,经济转型过程应实现以下目标:(1)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2)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同时实现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3)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于价格改革、所有制改革和宪政改革。具体来说,经济学家特别是西方的转型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转型要实现一些具体的经济目标转变,这些转变过程涉及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1)市场是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引入价格机制和形成开放性的竞争市场来实现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2)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所有制改革,主要表现为公有制经济的逐步退出以及在竞争领域的收缩和非公有经济的迅速成长;(3)政府从计划经济中的无限政府和市场唯一主体地位逐步退出,转向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服务型政府和有限政府;(4)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宪政体系,有效保护财产权(尤其是私有产权);(5)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保证价格体系正常运转,抑止失业和通货膨胀,防范经济危机等。      二、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制度本质      中国的自然垄断产业改革是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经济转型作为一种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制度为“公共物品”,同其他物品一样,存在着种种技术和社会约束条件。制度变迁是更高效益的制度对低效率制度的一个替代过程,伴随着高效益的制度的生产及交易。通过对制度的改良或改革,用高效率的制度替代低效率制度,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和源泉,中国的自然垄断产业改革也同样满足这一规律。      (一)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制度变迁的模式和路径往往决定了制度变迁的走向。根据不同的标准,制度变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从制度变迁的主体来考察,制度变迁可划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以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如农村居民、普通消费者、企业等)为主体,自下而上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一种制度变迁类型。在这种制度变迁过程中,处于基层的行为主体因为发现潜在获利机会而先有制度需求,然后自下而上产生对制度的需求或认可,直至影响决策者安排更好的制度。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以政府(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推行的制度变迁。政府的制度安排具有强制力,通过政令法规等形式强制实施以保证制度安排的运行,执行成本较小,但转换成本很大。   从制度变迁的速度来考察,制度变迁可划分为渐进式制度变迁和激进式制度变迁。渐进式制度变迁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力求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改革并不一步到位,而是通过设置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平稳衔接。渐进式制度变迁采取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并重的改革战略,在改革初期通常优先增量改革,并采取先易后难的步骤。激进式改革则是在短时期内强制性废除或破坏旧制度、制定并实施新制度,采取果断措施推行制度改革,其特点是改革迅速彻底,注重长期绩效,但往往没有兼顾社会的承受力。   中国的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有效竞争的局面.这一改革是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模式与路径选择具有与整个制度变迁相同的特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