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机遇与挑战.docVIP

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机遇与挑战.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机遇与挑战

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中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在未来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过程当中,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国际金融资本转移、人民币升值等重大机遇。但监管体系欠发达、资本市场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也将制约着这些机遇的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可以从提升消费率、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产业重组效率、改善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增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能力。因此。中国应该通过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做强资本市场产业基础等措施,确保中国资本市场牢牢抓住全球经济失衡给它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在应对全球经济失衡中的作用。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资本市场;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6-0030-07      全球经济失衡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特定背景中形成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将推动??一格局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持续动态调整,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将因此而发生深刻变化,必须高度重视全球经济失衡对本国经济金融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就中国而言,国际收支双顺差矛盾持续,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突出问题,也是当前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的重要挑战。在经济失衡调整过程中,金融市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需要通过加快发展从而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及其形成背景      对于全球经济失衡,有着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全球经济失衡,既包括国家或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增长速度的差异,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投资等国际收支的失衡。狭义的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是指一国拥有巨额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少数国家。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存在已久,并不是现阶段所独有的现象,当前国际社会所密切关注的全球经济失衡显然不是指广义意义上的失衡,而是指最近几年不断加剧的贸易失衡。基于概念可比性及现实意义的考虑,本文将所讨论的全球经济失衡限定在狭义的概念上。   从这一概念理解,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表现是,美国贸易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等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参见表1)。一方面,美国2005年贸易逆差达到716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上升至5.8%。另一方面,日本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输出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分别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中国尤其受到关注,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1019亿美元,其中对美国的顺差达到2016亿美元。      全球经济失衡格局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体系演变、全球增长动力不平衡等一系列全球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将其简单地归咎于个别国家经济政策的失误或操纵。否则,容易陷入经济民族主义的泥淖。      (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的势头。2004年全球贸易总量达到22.38万亿美元,比1999年增加61%;2005年全球FDI规模达到8950亿美元,比1995年的3318亿美元增加了约170%。在跨国贸易和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跨国公司日益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商业价值链,不断地将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工资低廉而工人素质较高、基础设施较好而且政治稳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成为全球生产要素的重要集聚地,从事面向全球的生产活动,其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在此轮国际产业转移过程当中,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比如服装、汽车)或新型产业的部分商业环节(比如金融呼叫中心、软件研发中心)不断外迁,在国内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生产部门或商业环节,但两者并不完全同步,其新兴部门的成长、向全球的出口扩散需要一个过程。正是由于全球产业转移在短时间内的非对称性,发达国家一方面需要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低端、普通商品,另一方面其新兴产业、高端产品的出口短时间内难以急剧扩张,从而使全球贸易的不平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这是因为美元背后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实力相对于日元、英镑等其他国际货币仍具备较强的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重重,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停滞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日元在国际结算和支付中很难与美元抗衡。在欧元形成前,单一的欧洲国家经济规模与美国差距甚大,其货币充当主要国际支付手段缺乏足够的物质保障;欧元形成后,由于欧元区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政策协调难度很大,也制约了欧元充当国际结算货币的功能。正是由于日元、欧元等充当世界货币存在较大局限,而国际贸易和跨国金融投资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