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流2012、6、11.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河流2012、6、11

黄金水道----长江 ①优越的航运条件 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 干支流通航里程长,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②巨大的运输价值 a、与铁路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优点 b、长江流域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 c、干流航道与多条铁路以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③、发展长江航运的重大意义 ④、“黄金水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⑤、整治及利用 a、对川江航道和荆江的治理 b、疏浚长江航道,加强沿江港口建设 c、扩大沿江开放,大力建设沿江 经济带 黄河的“功” a、塑造了肥美的冲积平原 b、提供了丰富的水能 c、提供了生产、生活水源 黄河的“过”(决口泛滥)—中国的忧患 ①、成因分析(危险地上河的形成) a、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自然原因:地形、土壤、植被、降水等因素;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制度、开矿等) b、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河” (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②、危害:“地上河”易决口泛滥成灾,成为中 国的忧患。 根治黄河,兴利除害 a、在上、中游修水库(三门峡、小浪底) —防洪、减淤 b、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治黄根本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工程措施方面: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c、在下游加固大堤,修分洪、蓄洪工程 * * 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上游:治理原则是, 措施是 中游:治理原则是, 措施是 下游:治理原则是, 措施是, 河流的 治理措施 河流水能 丰富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河流洪涝 灾害分析 凌汛的 形成条件 ⑦水源补给类型:雨水、高山冰雪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水文特 征分析 ①水系特征;②支流和湖泊的数量、分布;③流程长短;④河道的宽窄与曲直 水系特 征分析 解题思路 地理问题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减少淹没良田和村镇 水库坝 址的区 位选择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措施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水土保持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措施是修水库、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措施是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新河 河流的 治理措施 ①落差大小(如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②径流量大 小(包括降水量多少、流域面积大小、蒸发量大小等) 河流水能 丰富原因 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植被 破坏与围湖造田 河流洪涝 灾害分析 ①要有结冰期;②自低纬流向高纬;③河道形状;④河床深浅 凌汛的 形成条件 ①水位高低;②流量大小;③合沙量大小;④结冰期;⑤汛 期;⑥水能、航运;⑦水源补给类型:雨水、高山冰雪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水文特 征分析 ①水系特征;②支流和湖泊的数量、分布;③流程长短; ④河道的宽窄与曲直 水系特 征分析 解题思路 地理问题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 长江流域人口众多,城市集中,经济发达,但每年都会发生洪涝灾害,其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防洪任务十分艰巨。长江洪涝灾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包括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防护林和保持水土等工作。 上游:河源水清,峡谷段水能丰富,河套段水流缓。 中游:多支流、多峡谷、含沙量大。 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黄河下游,河道宽阔,水流缓慢,大量泥沙淤积,造成下游河道高出两岸平地,成为“地上河”,黄河好像悬在空中,因而黄河下游又叫“悬河”。根据观测,每年河床平均升高约10厘米。现在,河床一般比堤外的地面高出数米,有的高达10米以上。为了束水,需人工筑堤。 图解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之间的联系 上游:流经石灰岩地区,河谷深切,滩多水急。 中游:流向与山脉斜交,形成平坝与山谷相间的河谷 地貌。 下游:河面增宽,流速趋缓,河汊众多 读图思考: (1)洞庭湖地区的气候特点。 (2)洞庭湖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3)洞庭湖面积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 (4)洞庭湖面积变化趋势导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