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学说概要2017讲解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因学说 病因学说 病因,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亦称致病因素。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和致病规律的学说。 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 以临床表现为依据,推断病因 “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 “取象比类”认识病因 类比-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说: “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 避免或消除这些因素对人体的伤害,是养生的前提条件。 中医病因学说流派 ①《黄帝内经》中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②《金匮要略》中汉代张仲景把病因分为三类: 1、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 2、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 3、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③宋代名医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④ 近代中医则将病因分为五类: 1、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2、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3、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4、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 张仲景认为千般疢(chèn)难,不越三条 仲景将病因分为三条:一是经络受邪之后,脏腑正气虚弱之人,很快传入脏腑,而为内因;二是肌表受邪之后,因脏腑正气强,邪气仅在血脉传注,使四肢九窍壅塞不通,而为外因;三是以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而另为一因。本条对后世的三因学说的创立具有启发作用。 本条的三因说与宋·陈无择的三因说不同,陈氏以六淫邪气为外因,五脏情志所伤为内因,而以饮食、房室、金刃为不内外因 明晰病因后可探讨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 按现代中医学的病因分类讲述: (一)外感病因:包括外感六淫、疠气。 (二)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 (三)病理性病因:指痰饮、瘀血、结石。 (四)其它病因:包括虫兽咬伤、结石。金刃所伤、跌仆努伤,药邪、医过、胎传等。 由于时间关系 我们重点讨论外感及内伤两大病因 一、外感病因 (一) 六淫 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 淫,太过、浸淫之意,引申为异常。 六气成为六淫的原因: (1)气太过或不及; (2)非其时而有其气; (3)气候急剧转变; (4)个体正气不足,不能适应正常的气候变化。 1、风邪 风为春季的主气,故风邪引起的疾病以春季为多,但其它季节亦可发生。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指风性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开泄,指风性具有散发、透泄之性。 易袭阳位,多见上部、肺系的症状;皮毛腠理开泄,可见汗出、恶风等。 (2)风性善行、数变:风性善动不居,行无定处;数变,风性来去迅速,变幻无常。 病位游移不定;发病迅速,传变快。 (3)风为百病之长: 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风邪四季常在,侵袭人体致病机会最多,常为外感邪气致病的先导。 古人常把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2、寒邪 寒为冬季主气。伤寒,即寒伤肌表,阻遏卫阳;中寒,即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而表现明显寒象;分泌物、排泄物清冷。 (2)寒性凝滞: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不通而产生痛的症状。“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3)寒性收引:表现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挛急。 3、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主要发生在夏至后立秋前。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易上犯头目,扰乱心神;腠理开泄而汗出,不仅伤津,而且耗气。 (3)暑多挟湿:暑季炎热,且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故暑邪多挟湿邪侵犯人体。 4、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时值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致病途径有感受雾露之气、以水为事、久居湿地、涉水淋雨等。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水属阴。湿为有形邪气,易于留滞,阻遏气机;尤易伤及脾阳。 (2)湿性重浊:“湿性类水。湿性秽浊不清。症状沉重、重着;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 (3)湿性粘滞:湿邪具有粘腻不爽,滞着不畅之性。症状粘腻不爽,病程缠绵难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因湿性类水,水性就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