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毕业论文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设 计
题 目:浅议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姓 名 徐蔓
所在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建工0831
学 号
指导教师 程和平
日 期 2010年 1 月 21 日
[中文摘要]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发展很快,而软土地基的复杂性、实验技术和准确度以及固结理论在设计计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各具特点,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对软基的处理需因地制宜地采取处理措施。要想保证建筑结构系统正常工作,其中之一的必要条件就是地基的承载力,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不同的投资和工期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施工中的应用有关注意事项,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建设的迅速发展,针对软土地基,在防止路堤失稳定、沉降观测控制、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对处理的软土地基用沉降速率作为铺筑路面时间的沉降控制方法控制,使得在软土地基上一次建成高级路面(而不是前期铺筑过渡路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得到了解决地基在建筑物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基的好坏与建筑物的安危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基的事故一旦发生,就很难进行补救,因此必须对地基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应该清楚地基对建筑物破坏的原因。通过从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土坡失稳等方面分析地基是如何破坏建筑物的,并且提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控制方法。………………………………………………………………………4
解决软土地基的措施…………………………………………………………………
软土地基基础设计方法与要点………………………………………………………
软土地基下沉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提防工程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楼房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软土和岩石组合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与实例…………………………………………
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对策研究
地基对建筑物的破坏原因与控制措施
软土地基对基础处理的影响
软土对建筑物的影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液化土和软土)
总结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第一章、软土地基一、定义
???????软土是指沿海的三角洲相、内陆平原或山区的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等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土,具有孔隙比大(一般大于1)、天然含水量高(接近或大于液限)、压缩性高(a1-20.5MPa-1)和强度低的特点,多数还具有高灵敏度的结构性。软土地基是由软土构成的地基,其土壤成份主要是软土。它在工程上属于一种不良地基。
?二、主要组成成分
主要包括淤泥、淤泥质粘性土、淤泥质粉土、泥炭、泥炭质土等。??淤泥: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1.5的粘性土;??淤泥质土:1.0≤天然孔隙比<1.5的粘性土;??当土中有机质含量5%时为无机土; 5%≤有机质含量≤?10%为有机质土; 10%有机质含量≤?60%为泥炭质土;60%为泥炭土.
?三、软土的成因及划分
?(一)滨海沉积
????? 1.滨海相
????? 2.泻湖相
????? 3.溺谷相
????? 4.三角洲相(二)湖泊沉积?(三)河滩沉积?(四)沼泽沉积采用短木桩处理某些软弱地基不仅施工较为便捷,而且费用也较为经济合理。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实例
在实际工程中软弱地基普遍存在,对于一些层数较低、较轻的建筑物地基或遇局部暗塘的情况,大多是采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下面就鹿山变电所主控楼的地基处理作一简要介绍。
()工程的地质概况
该工程位于鹿山附近,建筑面积,两层全框架结构。地质剖面自上而下由杂填土、淤质粘土、含淤质砾砂卵石、粉质粘土及粘土构成。淤质粘土呈软塑状,下部的含淤质砾砂卵石呈中密状,是较为理想的持力层。持力层的实际埋深约4米。当时曾考虑用砼短桩或换土垫层法处理,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松木桩的处理方案。
()松木桩的设计计算
在设计中短木桩用作挤密桩时可按下式设计:
S=0.95d√(1+?e)/(?e-?e1)
n=A/AP
S――桩的间距(m)
d――桩径(m)
e――挤密前土的天然孔隙比
e――挤密后作要求达到的孔隙比,可按地基所需的承载力设计值再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五附表或确定
n――每桩的根数
A――每地基所需挤密桩面积,A=( e-?e1)/(1+?e0)
AP――单桩横截面积(在设计中,当桩端有硬壳层存在时,可作为端承桩,按下式计算:
Pa=Ψα[σ]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