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促进泉州农民工向“新泉州人”转化探讨
促进泉州农民工向“新泉州人”转化的探讨
[摘 要]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办法,促使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时代 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泉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出台“给民工市民待遇”的相关政策和泉州本地市民观念进一步转变的情况 下,“新泉州人”观念应运而生。然而,当前泉州农民工市民化仍存在缺乏稳定职业、收入不高、居所不定等等障碍,需要 进一步从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制度创新以及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农民工;转化;新泉州人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5-0012-03
[作者简介]郑云斌,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马列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福建 泉州 362000)
所谓农民工,就是指保留农民身份在非农产业就业的职工。他们是在体制改革、结构转型时期和特定制度条件下出现的过渡性的特殊群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诚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对待农民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1]因此,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法,促使农民工真正成为二、三产业的工人和职员,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并融入城市社会也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促进来泉务工农民向“新泉州人”转化问题进行粗略探讨。
一、“新泉州人”观念的形成
泉州是个非公企业数量占90%以上的城市,近年来进入发展加速期,农民工为泉州经济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仅以2005年为例,泉州市生产总值为1626.3亿元,财政收入为153.36亿元,而当年在泉州762万总人口中就有159万外来工,他们如同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泉州,并和生活在这里的民众建立起同呼吸共命运的紧密关系。
来泉务工的农民以青壮年为主,其中处于16-35岁年龄段的占78%,35-45岁年龄段的占18%,这正是人一生劳动工作的黄金时期。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对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工贸港口城市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他们大部分人是在改革开放???接受基础教育的,因而思想活跃、有拼劲。他们来到城市,绝不仅仅是为了赚一点打工钱,而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梦想。他们中的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从踏入社会以来,就以城市产业工人状态生存,农村生活离他们越来越远,对他们来说,能够成为新的城市人自然是最好的结果。据调查,在对未来的设想中,有48%的农民工希望留在泉州发展。[2]对此,中共泉州市委负责人曾深情地指出:“共建和谐社会,人人是主体。在泉州工作的农民工,他们是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3]在泉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出台“给民工市民待遇”的相关政策和泉州本地市民观念的进一步转变的情况下,“新泉州人”观念应运而生。
二、农民工向“新泉州人”转化的主要障碍
1.缺乏相对稳定的职业。职业既是人的谋生手段,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只有相对稳定的职业和可靠的生活来源,才能解决衣、食、行、用等最基本生存需要,才能使农民工进城后安下心来。目前,泉州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一般没有失业之忧。但现在来泉的农民工所受的教育程度仍普遍不高: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初中与高中文化程度的占74.7%,而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6.9%;另外,还有65%的农民工没有参加过正规的专业培训,不具备专业职业技能[4],这已成为他们务工经商的最大障碍之一,使他们大部分人就业门路狭窄,只能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随着泉州经济发展的转型,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优化,企业对技能型农民工的需求将大幅提升,对体力型农民工的需求将逐步萎缩,这就意味着相当大部分来泉务工农民只能流动务工。
2.缺乏较高的经济收入。经济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城市生活成本高于农村,农民工只有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才能维持城市平均生活水平。这个条件目前大多数农民工尚不具备。因为来泉务工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只能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只能得到较低的工资收入。他们虽然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市,由于物质生活与城市居民差别太大,必然导致精神生活与城市格格不入,难以融合,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形如“孤岛”。据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调查发现,泉州多数农民工将自己的消费压缩到了最低限度,除了生活必需品费用,每月用于其他消费的极少。一般情况下,农民工每月个人的各类生活支出平均为525元,占月收入的42.3%,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据农民工反映,他们省吃俭用节余部分主要用于接济家庭。以2005年为例,年人均寄(带)回家6889元,占年收入的50.6%,高出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