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财政支持研究.docVIP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财政支持研究.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财政支持研究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支持研究    【摘要】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发展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看,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的重点在于加大对农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加大对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大对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的投入。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经济发展方式 政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年均8%的增长率,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6%。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状况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依靠要素的高投入(包括矿产资源、人力资源)驱动,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偏低;资源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威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这就要求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得到有效转变。鉴于宏观经济政策在引导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政府职能转换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二、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对我国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需要微观主体调整要素配置方式,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也需要宏观政策给予协调配合。其中,财政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促进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至关重要。   财政支出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现有研究表明,增加政府支出能够扩大社会总需求,提高现有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利用,提高利润率,进而拉动经济增长。而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以及各类支出在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称“财政支出构成”。简单来说,财政支出结构是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角度来说,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不仅如此,一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表明了该国政府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以及变化趋势。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朝着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调整和优化,合理化和有效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没有跳出传统计划经济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框架,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财政支出偏向工业导致三次产业结构的失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工业本位思想在很多地方十分严重,很多省、市都提出“工业立省(市)”的口号,财政支出偏向重化工业,削弱了对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支持。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经济增长,一再减少对农业投入,使全国财政农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历史最高点13.43%逐年下降至目前的8.07%。这一方面导致三次产业结构的失衡,特别是服务业比重依然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2、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制约人力资本提升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幅度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推动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投入不足、投入水平较低仍然是制约我国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2007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32%,这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5.1%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也达不到我国政府早在1993年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在20世纪末实现4%的目标。而且,教育投入结构也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经费保障水平不高,对非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保障薄弱,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在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群体间严重不均衡,各级学校的负债问题严重。   二是医疗卫生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在总体医疗费用中的公共投入仅17.8%,低于发展中国家27%的平均水平,而居民个人的支出却占总费用的55.8%,高于世界43%的平均水平。政府投入偏少,使我国医疗防疫控制系统极不完善,医疗设施严重不足,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生存危机。   3、研发投入偏低制约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0.8%左右,按照工业化发展阶段对研发投入的要求,发达国家同期政府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均在1%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