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日系家电“软肋”.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偏执日系家电“软肋”

偏执日系家电的“软肋”   如今的日系家电企业正经受着一场痛苦与无奈的洗礼:2005年10月,索尼9种数码照相机和22种数码摄像机出现图像扭曲或无图像的情况;12月,索尼主打中国市场的6款数码相机被中国照相机质量检验中心判定为“不合格产品”;2006年2月,索尼5款电视机被发现不能正常关机的现象,而且波及到中国1.7万个消费用户……这还仅仅是整个日系家电企业濒临灾难的序曲。      据IDC数据统计,笔记本市场,东芝2005年在中国笔记本市场只有大约6%的市场份额,销售排名仅在第10名左右;手机市场,东芝已经正式注销了中国手机业务,而三菱数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也已终止了GSM手机在中国的所有印记;液晶市场,很少参与价格游戏的索尼、日立、东芝等也在整个2005年齐刷刷地引爆价格“跳水”大战,并且持续到今年春天,却依然处于委靡状态;空调市场,2005年日本空调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报告显示全线亏损,日系品牌全线出局……      对中国市场的偏执      某日本家电企业高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样的问题是全球性的,是市场变革与技术交叠后所产生的必然。那么,为何全球性质的问题却日系溃败得最明显且最严重呢?该人士哑口无言。   曾有人这样表述:日本企业把全球市场分为三等,最好的产品卖给美国,次流产品卖给欧洲,而基本符合使用标准的,就全部倾销在中国市场。这固然有玩笑的意味,但其中折射出的,却是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轻忽的事实。   当欧美企业毫不犹豫地将研发中心甚至总部搬到中国时,高傲的日本电器企业却依然不屑于中国市场本土化的操作。有人曾作出这样的形容,中国企业在与外国企业谈判的时候,如果对方是美国企业,则往往所有的人都会中文,而当对方是日本企业的时候,会说中文的只有一个――日方翻译。   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偏执,还表现在极端不信任方面。众所周知,日本企业十分重视技术,更看重技术必威体育官网网址工作,尤其在中国市场上,这几乎是一种保守的防范。比如,在众多日本电器公司的科研部门中,几乎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对中国员工的技术培训,也仅仅停留在基础层面。   这样的??略,使得日本企业很难培育出中国员工的忠诚度,也就无法增加其中国工厂的投资持续性。   目前,虽然一部分日本企业把生产基地、研发基地转移到了中国,但他们却把核心技术和核心制造业留在日本本土。有迹象表明,日本企业在最近两年已经将外移的高端产品制造从东南亚或中国悄悄返回日本,并且这种趋势随着日本经济的复速将可能呈现出加速度趋势。   由于对中国市场缺乏深入而细化的了解,日本电器在中国的营销渠道只能移植日本国内的惯常做法。以手机为例,由于日系手机没有像欧美手机那样在中国真正进行本土化运作,而是采取了其在本土经营手机的方法,把销售手机的希望寄托在获得运营商订单上,因此造成日系手机大面积丧失中国的零售市场;同时,由于日资手机企业高管层中缺乏对中国市场足够了解的本土经理人,因此造成了对市场反应的迟钝和转身的困难,最终导致了日本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集体被动和失语。      对技术创新的偏执      对技术的偏执,日本企业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可以从其电器企业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新功能上明显表现出来。而同时,他们也在为此而深深自豪着。结果是,几乎所有的日本电器企业经营者都十分信奉技术支撑之下的高端生产路线,结果让自己陷入到了“高处不胜寒”的被动。   以日立为例,早在3年前,日立就放弃了低端家电市场并将重心转移到了高端家电领域。日立相信以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进入中国的背投、等离子电视地带完全可以制胜10%左右增速的中国电视产品消费空间。然而,中国市场并没有完全按照日立的意愿向高端发展,以液晶为代表的高端家用产品市场的大幅增长,从2005年下半年才刚刚开始,而且还远远没有达到国内彩电销售额的1%。而日立面临的更为严重的挑战,则是国内外家电巨头早已在平板电视等高端领域做起了文章。而且国外和国内的家电厂商在低端市场也建立了品牌上的优势,日立在低端领域从此失语。   面对这样的市场,日本电器业也开始放低姿态,尝试向中低端市场渗透。如索尼在前不久宣布将多款笔记本价位降低至8000元以下,并完成了将低端产品的生产及研发向中国的转移。而与此同时一直坚持高端的索尼爱立信公司也向中国市场推出了1500元以下的低端手机。   可是,日本企业“向下走”并不是那么容易。在中国市场,日本电器产品所积累的客户和用户群体已经对其产生了较为深刻的价值认同感、感情投入度、产品满意度,甚至品牌依赖度。如果日本电器放弃高端形象的定位,产品价格势必越调越低,加之巨额的亏损,将会更少有资金支撑其品牌的培育和拉升、市场的开拓和技术的研发等,那么久而久之,日本电器必将变成“大路货”。因此,日本企业实际上已经陷入到“两难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