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
公共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提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公平性、法制性等鲜明特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致。本文从公共财政制度设计和框架构建角度,对当前社会不和谐表现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财政措施。
关键词:公共财政;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
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内在一致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时地调整公共财政政策取向,从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入手,以公共化为取向,以规范化为原则,加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用改革的办法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及基本框架
(一)公共财政概念界定。公共财政作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为出发点,以市场失效为前提,其本身具有特定的内涵。公共财政是财政的一种类型或模式,是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具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公共财政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为分析的基点,在市场能够提供而且只能由市场提供才能保证效率优化的私人产品领域,政府不介入;(2)公共财政以市场失效为前提,财政活动只局限于市场失效的领域内,而且在这个范围之内又必须由政府介入。笔者认为,公共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分配主体,凭借政治权力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的,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财政模式。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公共财政具有“公共”这一根本性质,这是由市场经济所根本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下区别于其他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的根本特征。其核心就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从政府支出方面看。建立以公共支出为重点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公共财政围绕满足公共需要的基本职责建立支出体系。(1)为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提供经费。(2)提供市场资源配置所不能解决的社会事业经费。(3)公益工程与公共工程投资。为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的财政支出要着眼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把目光从经济增长更多地转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上来。
2、从政府收入方面看。建立以税收收入为主,以规范化的收费为辅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公共财政只能以税收为最主要与最基本的收入来源,因为企业和个人都是市场经济中独立的行为主体,政府只有借助于明确的法律依据去取得收入,才能克服他们“免费搭车”心理,正常、顺利地提供公共产品。
3、从财政平衡方面看。公共财政框架按其职能可划分为功能框架、管理框架和技术框架三部分,这三部分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公共财政功能框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财政收入的结构和征收方式,科学安排财政支出的结构,保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的支出需要;公共财政管理框架是将公共管理的原则和办法引进国家财政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公共财政技术框架是为公共财政体制的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公共财政框架建设是一个有机系统,需要各个子系统的协同配合。
二、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目前社会不和谐的表现和根源
1、城乡间的不和谐。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基本矛盾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短期内就很难见效。1985年我国城乡差距为1.86倍,2002年扩大到3.11倍,2003年扩大为3.23倍,2004年进一步扩大为3.25倍。
2、区域间的不和谐。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也越拉越大。表现在:(1)经济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1980~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上的比重从50%上升到59%,而中西部则相反;(2)人均GDP的差距越拉越大。1980年东部地区比全国平均数高34%,2002年则达53%;(3)人均GDP的相对差距也是越拉越大。1980~2003年西部与东部之比由1:1.92扩大为1∶2.59。
(二)公共财政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1、财政配置资源的低效率,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一方面财政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公共品供给较为缺乏,对边远地区、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用于脱离实际的非生产性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投入较多,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
2、财政管理预算约束软化,预算编制方法落后,预算编制过粗,预算透明度低,公众无法对财政支出安排进行有效监督,导致财政资金被截留、挪用、贪污等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状况加剧了财政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科教文卫、边远落后地区等经费供给的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