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空间直和”教学思考和探索.docVIP

关于“子空间直和”教学思考和探索.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子空间直和”教学思考和探索

关于“子空间直和”的教学思考和探索    摘 要: 子空间直和是高等代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提出关于子空间直和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子空间直和; 教学思考和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58 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05-01       一、引言    子空间直和理论是数学专业高等代数课程的基本内容,其中?含的空间分解思想为线性变换的对角化和准对角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子空间直和的延伸理论如群和环的直和理论为研究群和环性质提供了很好理论基础。因而子空间直和理论无论在高等代数课程或后继的近世代数课程中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然而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叙述存在变式,应用内容又在该节之后,导致实际教学中学生理解困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于子空间直和教学作思考和探索。    二、关于子空间直和教学的具体作法    (一)在概念引入上突出温故知新    子空间直和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又看不出引入这一概念的应用意义,导致教学内容的展开存在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作者对此概念引入采取由两个熟悉的实例出发:    例1:设 V=R2,ε1=(1,0),ε2=(0,1)    (1)V1=L(ε1),V2=L(ε2),求V1+V2并讨论和空间元素的表示方法;    (2)V3=L(ε1+ε2),V4=L(ε2),求V3+V4并讨论和空间元素的表示方法。    例2:设V=Pn×n的子空间V1={A∈Pn×n|A′=A},V2={A∈Pn×n|A′=-A},求 V1+V2并讨论和空间元素的表示方法。    对于例1,由生成子空间和空间的结论,学生很容易得出V1+V2=V,V3+V4=V。由(1),(2)两条比较,学生很容易得出尽管两对和空间都等于V,但这两种和不一样。(1)中和空间元素的表示方法唯一,而(2)中和空间元素的表示方法不唯一。结合子空间和的概念知(1)是特殊的子空间和运算。将以上等式反过来书写,即V=V1+V2,V=V3+V4。从而有平面空间可分解两个较简单子空间的和,特别地在(1)中有和空间中任意向量通过两子空间中向量表示的表示法唯一。这是平面向量问题借助坐标转化为代数问题的更深层次理论依据,大空间分解为子空间直和的理论更有意义。    对于例2由文献[1]中矩阵一章课后习题,学生很容易得出V1+V2=V且和空间元素的表示方法唯一,从而再次强调这种和运算较为特殊,由此引入子空间直和概念则顺理成章。对于这种特殊的子空间和运算,当然有必要更深入研究它的性质,为了应用需要,作者向学生介绍子空间直和定义的变式形式:    定义1:设V为数域P上线性空间,V1,V2为V的两个子空间,若    (1)V1+V2=V;    (2)V中每个向量α的分解式α=α1+α2,α1∈V1,α2∈V2是唯一的,就称V是V1,V2的直和,记V1 V2=V。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要求证明一个大空间是两个子空间的直和,学生常常会忽略条件 的验证,从而产生论证上的错误。定义1的分条列出,避免了学生的常犯错误。同时定义1中条件(1)的列出有空间分解的思想在里面,为后继的应用做出了铺垫。    (二)在理论解释上突出推陈出新    在定义1引入时,作者已经提到这种特殊的和运算应该有更为深刻的性质。结合例1、例2,引导学生探索两子空间的关系及大空间与两子空间的维数关系,引导学生猜测 是 直和时相应的性质及判定,整理为定理如下:    定理1:若设V为数域P上线性空间,V1,V2为V的两个子空间。若V1+V2=V,则下列命题等价:    (1)V1 V2=V;    (2)若0=α1+α2,α1∈V1,α2∈V2,则α1=α2=0;    (3)V1∩V2={0};    (4)维(V)=维(V1)+维(V2)。    定理1采用把文献[1]中关于子空间直和的几个结论合为一个结论,结论更为集中,突出了条件直和首先要是和,相关实例见如下例3。定理1的第(2)条,作者把文献[1]中的等式反过来写,学生更易于理解,突出了零向量分解式。    例3:设V=R3的一组基ε1=(1,0,0),ε2=(0,1,0),ε3=(0,0,1),V1=L(ε1),V2=L(ε3),V3=L(ε1,ε2)    (1)求V1∩V2,判断V1 V2=V是否成立;    (2)判断V1 V2=V是否成立。    对定理1的证明,采用循环证法,相较而言,证明思路更为简洁,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可以给应用举例提供更多时间。    定理1证明如下:(1) = (2)由直和定义显然成立。    (2) = (3)Aα∈V1∩V2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