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高校捐资助学管理若干思考.docVIP

关于规范高校捐资助学管理若干思考.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规范高校捐资助学管理若干思考

关于规范高校捐资助学管理若干思考    摘 要:社会捐资助学,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但是,与西文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中国还没有形成有民族特色的社会捐资助学文化,社会捐资助学力度相对较小,有必要加强相关的宣传和管理工作,将民间潜在的积极性转化为现实的捐资助学力量,在全社会营造产生慈善家的环境氛围和机制,形成诸多慈善家资助学校、学生,学校更好地培养学生,学生刻苦学习,努力完成学业,学成后感恩社会,回报母校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更多地资助名校、名师,培育名徒,推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捐资助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92-02       办教育需要花钱,读书人也得吃饭穿衣,特别是高等学校,向在读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收取培养费用,已是国际通行规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当前中国教育投入还不是很多,社会贫富差异、阶层分化又日趋明显的背景下,政府助学和社会捐资助学体系还尚未完善,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清华大学在校生中,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或者特别困难学生约占全校本科生的25%。① 不同的学校,类似的事实,业已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声誉和正常秩序。为避免类似于“儿子上学、父亲上吊”的悲剧发生,为避免类似于清华大学“真维斯楼”的更名风波再起,规范捐资助学管理,发展社会助学文化尤为必要。    一、加强捐资助学宣传,造就乐于助学的良好环境    教育是全民共同的事业,并非只有来源于财政拨款才是纯洁的,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应该多元化。古今中外的事例表明,民间资本对于教育并无坏处,应当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参与教育事业。普林斯顿大学超过60%的校友捐赠率,着实让世人羡慕。哈佛大学基金会管理着高达200多亿美元的资金,相比之下,清华大学基金会仅有十几亿人民币的家当,这是现实的实力差距,不得不正视。国外大学的校长,很重要的任务就在于拉赞助,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持高水准的学术教育和研究。    在国内,缺乏产生慈善家的环境是关键因素。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各教育基金会应鼓励拉赞助,给为基金会提供信息且联系捐赠成功者以一定比例的物质奖励。应加大主流媒体宣传捐资助学的力度,宣传困难学生生活状况,宣传企业家慷慨捐资助学行为,大力弘扬助人成才的精神,造就捐资助学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应结合各个学校的实践,完善规章制度,珍重捐资人的荣誉权,允许以捐资人的姓名命名学校、学院或建筑物名称,允许成立以捐资人的姓名命名教育基金、奖学基金,允许捐资人直接资助某某困难学生并建立联系等,增进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助人成才的成就感。    二、规范助学资金管理,造就产生慈善家的机制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质疑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其实,缺乏产生“慈善家”的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的敬重,同时,中国文化中也不乏慈悲为怀的要素。捐资助学具有弘扬文化和慈善事业的双重意义,民间蕴涵潜在的积极性。但是,类似于中国红十字会“万元餐”事件的慈善系统丑闻,让有意者心存疑虑,望而却步。让大部分有意捐赠者和部分间接捐资人担心的是所捐赠的资金没有真正用于慈善事业。    要造就产生慈善家的机制,首先,应改进政策机制,加强社会捐助资金监管,不可成为不正之风甚或腐败滋生的源头,也必须杜绝助学基金成为洗钱的场所。其次,建立基金使用制度,结合捐资人的意愿,基金的使用和发放规则可以多元化,既可以联合办学,共建院系、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又可以助危解困、鼓励学生多元成才等。最后,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社会和高等学校捐助资金管理部门应利用网络和学校媒体定期公布捐资企业、个人名单和捐助金额,资金管理费用及其所占比例,资金使用情况清单等,以便接受捐资人以及社会大众的监督。当捐资人看到所捐赠的教学用大楼拔地而起,共建的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受捐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等现象时,捐资助学的成就感将促使其进行更大力度的捐助。    三、合理评定资助对象,造就懂得感恩的新人    社会助学资金中用于资助学生的部分,必须建立灵活有效的管理和发放模式,确保专项资金确实用于需要资助的学生。在当前社会上,有开着豪华私家车住进保障房的居民。在高等学校这一传播知识的净土上,如有开着私家车去领贫困助学金的学生,确实需要资助却没有得到资助的寒门子弟,可能会对社会充满仇恨,而不是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要造就懂得感恩的新人,形成从学生时期接受社会资助到创业回报社会的良性循环,合理评定资助对象是首要条件。建议高等学校应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构建困难学生资助评定体系,包括“困难学生认定”、“资助等级评定”和“长期跟踪评估”等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