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盟城乡差别状况、根源及其对策研究.docVIP

内蒙古阿拉善盟城乡差别状况、根源及其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阿拉善盟城乡差别状况、根源及其对策研究

内蒙古阿拉善盟城乡差别状况、根源及其对策研究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有阿拉善左、右和额吉纳三旗。是人口少、沙化最严重、以牧业经济为主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由于决策科学、政策对路,“三化”进程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因此,本课题将其上述三旗纳入12个样本点中加以研究,有其典型意义。       一、城乡差别的现状及特色       阿拉善三旗为缩小城乡差别所实施的战略和措施各有侧重点,因而各显其不同的特色。    (一)阿拉善左旗    1.“工业强旗”发展思路,呈现效益    阿左旗从当地实际出发坚持“工业强旗”发展思路,大办工业,办大工业,有力地促进了全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4年,全旗完成工业生产总值28亿元,同比增长40.8%,完成增加值15亿元,对经济的贡献率达70%,充分印证了“有工才有富”的道理。该旗以资源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做大做强湖盐及盐化工业、煤炭及煤化工业、铁金等矿产品采选加工业,充分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    2.新型产业方兴未艾    “农牧家庭游”是阿左旗2004年由农牧民自发形成的新型产业。该旗由旅游部门牵头,组织工商、卫生、食品等部门对40多个申请户进行了环境、交通、卫生、饮水、接待能力等方面的实地综合考察,最终确定17户为阿左旗首批“农牧家游”挂牌点,并为其免费办理工商、卫生等证件。2004年全旗“农牧家游”接待游人3.2万人次,实现收入160万元,仅宗别立镇王家平一家2004年就接待游客5000多人,营业收入达到15万元。虽然这一产业还未成规模,但已形成气候,成为该旗旅游业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3.创造就业平台,造富一方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阿左旗就业、扶贫、农牧等部门联合出击,一手抓培训,一手抓输出,创造了就业平台。2004年,该旗投入资金40多万元,对1670名农牧民进行了职业技术培训,其中1314人落实了就业岗位。该旗已批准就业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元餐饮、绿丹蓝美容美发等单位为农牧民转移培训定点机构,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培训网络,架起了一座使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走向新生活的金桥。今年上半年,该旗正在培训农牧区劳动力2000多人,占全盟培训指标的68%,涉及建筑、餐饮、机电、保安、酒店、驾驶、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16个专业和技术。   4.增强社保制度实施力度,稳固和谐之根基   养老保险,截至2005年5月底,该旗参保职工11268人(企业2063人、事业单位4499人、个体及身份置换人员4706人)。新增扩面436人,完成扩面任务1000人的44%。收缴养老保险金1029万元,为6260名离退休人员及遗属(441人)发放养老保险金2168万元,社会发放率达100%。医疗保险,全旗参保13669人,新增扩面200人,完成全年800人任务的25%,收入368万元,支出438万元。失业保险,全旗参保6590人,新增扩面297人,完成全年500人任务的59.4%,收缴失业保险金98.88万元,为31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42万元。   (二)阿拉善右旗   1.城市化水平高    阿拉善右旗是内蒙古18个边境旗县之一,也是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全旗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45.25公里,地形地貌以沙漠戈壁为主,巴丹吉林沙漠横贯全境,可利用草场面积仅占全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境内无地表径流,年均降水量100毫米,年均蒸发量4100毫米,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总人口2.5万人,包括蒙、汉、回、藏等10个民族,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3。旗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区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雅布顿镇常住人口2000多人,两镇共计1.7万人,因而人口城市化水平为68%。   2.战略明确,重点突出,求真务实,成效明显   该旗根据旗情实施了“三区两边”发展战略,突出重点,着力建设“沿山、沿路两个中心城镇,三个生态园区,四个工业基地,五个自然保护区”,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该旗生产总值达到5.9亿元,年均增长31.7%,是2000年的3.2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8:28:34调整为15.7:62.8:21.5;财政总收入达到5370万元,年均增长34.3%,是2000年的3.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8%和9.8%,达到7715元和3626元。   3.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创业能力和自主择业本领   2004年,该旗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优惠政策,为下岗就业人员再就业畅通渠道,搞好服务。优先安置20户企业民营化改革中下岗的1250名职工,累计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使1012名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妥善安置,再就业率达到81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