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现实障碍及保障机制探析.docVIP

农民增收现实障碍及保障机制探析.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增收现实障碍及保障机制探析

农民增收现实障碍及保障机制探析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通过对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实障碍的分析,指出应建设五大机制保障农民增收:政府主导支农机制、农业保险供给机制、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险发展机制。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增收 保障机制      农民收入是农民切身利益的直接体现,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因此,正视农村发展中影响农民增收的现实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是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农民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   当前我国的农民收入总体上呈现两个特点:从速度上看,增长速度偏慢。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增加3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而同期我国的GDP的增长率为10.7%,农民收入的增长率比GDP增长率低3.3%。从城乡对比上看,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56:1扩大到了2003年的3.23:1。而且这一比例还仅仅是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两个指标的数值上比较,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各项公共服务,那么差距会更大。      一、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现实障碍      1、农村公共产品不足,增收环境差。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民集体收益的产品,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乡村公路、农田水利设施、自来水管道等)和农村教育体系等。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要由村民自行解决,国家仅给予适当补贴。公共产品大都具有投资规模大、收益率低等特点,居住分散、财力有限的农民无力投资,导致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全国仅有1/3的乡镇有供水站,83%的村民不能饮用自来水,53%的村庄不通电话,农村教育生均经费仅为城市的60%。公共产品的缺失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2、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增收稳定性低。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特殊行业,受自然天气状况影响较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的主体性和自然灾害??频发性使得以农业为第一收入来源的农民面临着巨大风险。以2003年为例,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河南粮食产量减产641万吨,安徽减产428万吨,造成中部地区粮食产值比上年下降3.6%,粮食产出比上年下降9.5%。而这些“减产”“减值”最终都体现为农民收入的减少,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的稳定性。   3、土地经营数量分散,增收难度大。当前我国平均每个农户的经营面积只有0.5公顷左右,大致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这种分散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分散经营所形成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弱化了农户对市场的影响力,且由于集约经营程度低,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农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形成了农民增收的“市场壁垒”;(2)在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模式下,农户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农业投资能力弱,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下,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形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本障碍”;(3)分散经营导致单个农户开发利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小,不利于农业新技术的传播,形成了农民增收的“技术难题“。   4、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增收渠道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使农民进城务工缺乏公平的就业环境。农民工作为一个“非农非工”又“半农半工”的边缘群体,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现象尤为突出。进城农民所从事的职业集中于建筑、环卫等条件差、待遇低的部门,甚至连最低工资保障都无法享受。同时,农民自身技能素质偏低使农民进城务工缺乏竞争力。调查显示,在2006年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劳动力占2.57%,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2.74%,初中文化程度占52.04%,高中文化程度占26.67%,而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5.98%。    5、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滞后,增收保障弱。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例,2005年全国开展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县有671个,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有1.77亿,仅占全国农业人口的19.9%,农村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与城镇相差10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生存和生活的“安全网”,“安全网”的滞后,使农民增收隐忧重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由于保障制度的缺失,农民因缺乏稳定的未来预期而大量减少当期消费,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更有损农民增收。       二、完善五大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为使农民增收取得实效、保持长效,应从完善机制入手,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1、完善政府主导支农机制,优化农民增收的外部环境。优化外部环境的关键是建设好、提供好农村公共产品。为了更好地凸现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中的作用,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