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理解改革含义正确掌握不同领域改革进程.docVIP

准确理解改革含义正确掌握不同领域改革进程.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准确理解改革含义正确掌握不同领域改革进程

准确理解改革含义正确掌握不同领域改革进程   1978年后“改革开放”四字方针的形成      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邓小平同志将“改革”和“开放”合起来,作为现阶段中国国策,开创了中国大踏步前进的新时期,这是他的伟大功绩。但是我们仔细的考察,“改革开放”这个四字名词,并非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而是“改革开放”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涉及“改革”和“开放”的文字,从下面这两句话可以看到:“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式着手认真的改革”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其中有“改革”的字样,也讲到“对外经济合作”,都属于一般工作方针的叙述,并没有占据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的中心地位,文件中没有出现“改革开放”的概括。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还赞成人民公社体制,没有提出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到1982年的第二个1号文件才明确提出这一项改革任务,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发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号召。这次会议的政治报告讲到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时,也没有提到“改革开放”。但从1981年到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任务时指出,要坚决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把改革与调整,整顿和提高并列。这次报告中提到“改革”字样有十多处,包括经济管理体制、价格、劳动工资制度等改革,还提到了改革国家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等。报告中三次提到“对外开放”,并且把“实行对外开放”提到了“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的高度。当时十二大文件也没有把“改革”和“开放”两词作为一个完整的方针组合到一起;这两个词搭配组合放在一起,是到了1987年的十三大报告中才出现。   十三大报告是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时,将“改革开放”作为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提出来的。这个词组在十三大报告中多次频繁出现,成为党的正式的政治术语。十三大报告称“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因此,以后我们就沿用了这个提法。   任何正确的理论和政策,都有一个探索和形成的过程。“改革开放”也不例外。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和新阶段。但是“改革开放”作为一整套理论政策方针,也确实需要一段酝酿的时间、发展的时间。这从“改革开放”词语运用的演变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改革开放”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话语,成为支配人们行为活动的指针,是经历了一个过程才形成的。      1978年前三十年也有改革开放      以上说的是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方针的形成过程。应该说,改革开放的名义和实践,并不是1978年以后才有的东西。何以见得?我们拿“改革”来说,这个概念早已有之。远的且不说,在1919年《湘江评论》上,时年29岁的青年毛泽东就意气风发地一口气提出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思想等八个方面的“改革”。既然改革的概念早已有之,那么改革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现在的改革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就改革的一般含义来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写了一段经典的话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但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之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我们今后必须根据新的情况,继续解决上述矛盾。”这里讲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改革”。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所作的定义是:“我国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 这一改革定义的内涵精华就是以完善社会主义为目标,以解决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内容的“改革”,即出于毛泽东1957年的上述论断。   这种一般意义的改革,其实在上个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就已经开始了。实事求是地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不同于苏联做法而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张,在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时提出的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后60年代他肯定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等,都具有改革的性质。实际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是一脉相通的过程。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首先是因为十三大提出,坚持改革开放总方针,是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提的两个基本点;有四项基本原则的保证,改革开放就不至于走偏方向,譬如说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改革,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