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们的父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怀念我们的父亲

怀念我们的父亲 (根据母亲写给外公的悼文整理) 2017年元月17日(农历腊月二十日)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时年八十三岁。 我们的父亲出生在城关镇荆村城尔里,1955年与我母亲结婚后来到涧沟村朱家疙瘩。 我们的父亲高大魁梧、勤劳朴实、心地善良、为人诚实,父亲生育养育了我们姐弟六个。在那些年代里,九口之家算是我们村子里的大户,上有年迈的奶奶,中是父亲母亲,下有我们姐弟几个,父亲和母亲要养活我们这群年幼无知的孩子可真不容易。 我清楚地记得: 我们住在老院里两间西厦里,北边的厦里住着奶奶、我、二妹和三妹;南边的厦里住着父亲、母亲两个弟弟和小妹。 那时候父亲是队里的饲养员,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喂牲口,挣的是全2分。北边厦里有一个大水缸,总记得父亲一担一担地往回挑水,要么就是一回一回的磨面。 到了冬天,这两间厦里要生火。父亲把一大堆煤和土掺在一起和,挥起有力的大手,一会儿功夫就变成了光滑的煤泥。 队里按人口分玉米穗,我们九个人要分一大堆,像小山似的,父亲把它们圈起来,有力的大手拿起大棒,一会儿的功夫就变成一堆玉米粒。 在那困难的几年里,由于有勤劳的父亲和操心的母亲,我们姐弟六个和奶奶也没有冻着、饿着,都健健康康地生活着。 1958年我8岁了,上了涧沟小学。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下着倾盆大雨,地上、路上全是水。放学了,父亲母亲一起去接我,父亲抱起我,母亲给我拿上鞋,父亲把我扛到了他的肩上,使我幼小的心灵里感到了无比的温暖,虽然我不是父亲的亲生女儿,但是爸爸对我像亲生女儿一样。 1962年我12岁,我考上了贾庄完小。父亲一次又一次地给我送铺盖、送膜送菜、送生活用品。 1964年我14岁,我考上了赵曲中学。父亲一次又一次地给我送东西,不是亲生父亲胜似亲生父亲。 1972年39岁的父亲,在给牲口拉饲料时,不幸被机子划破了手。先是在贾庄住院治疗,没过几天,发展成了破伤风,转到临汾专医院传染病科。当时破伤风是一种很严重、很可怕的病,和父亲一起住院的好几个人都走了。父亲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与死神作斗争,他相信老中医的话,按时喝汤药,再加上母亲和亲人的细心照顾,终于挺过来了。我相信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啊! 1972年我有了女儿,以后又有了儿子;妹妹弟弟都先后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父亲母亲就忙着帮我们照顾孩子。 父亲母亲从来不闲一下,不是包地种西瓜、种生地、种棉花,就是串村收购青枣;村里谁家盖房子,父亲经常帮忙打土坯,父亲脾气很干,给谁家干了活,从不在别人家吃饭。 1983年实行了生产责任制,我们分到了责任田。父亲不单要种好自己的地,还经常驾着毛驴车走在涧沟(娘家)和张槐(婆家)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给我犁地、耙地、种麦子、收秋,累了也从不说一声。 爸爸呀,我永远忘不了你的养育之恩!老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做人要有良心。我常常教育我的孩子们要孝顺老人,要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孩子们也都很孝顺。 在母亲离开父亲的这些年里,我尽我自己的力量,多给父亲送些好吃的,买些好衣服,来尽我的孝心,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 爸嗯,我真还想再给您送一次包子; 爸嗯,我真还想给您送一次饺子; 爸嗯,我真还想给您送一次煮饼; 爸嗯,我真还想给您送一次合子; 爸嗯,我真还想给您送一次鸡蛋; 爸嗯,我真还想给您送一次油泼辣椒。 爸嗯,我真还想一百次、一千次地给您送好吃的。 在这里我想起了我们亲爱的母亲。母亲一生勤劳、一生聪明、一生操劳,在她生病的时候,还惦记着分担孩子们生活的重担。 我们为有这样勤劳朴实的父亲而感到满足! 我们为有这样操心费力的母亲而感到幸福! 父亲母亲辛苦一生,做儿女的怎能忘记! 父亲母亲养育之恩,做儿女的岂能言谢! 真想下辈子我还做您们的儿女! 愿父亲母亲在地下安息!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