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挥洒在山里的青春
挥洒在山里的青春我今年已经是一个只差一年就退休、教龄41年的老教师了。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我的前半生中经历的坎坎坷坷。有苦有泪,有酸有甜;曾自豪过,也失落过。艰苦的高中生活我成为乡、校、村三级一致首推至柏梓中学就读的十二名石牛初中毕业生之一时,还是在1974年。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尾声,在那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下,我能有这样的求学机会以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时求学生涯也是十分艰苦的。星期天,天蒙蒙亮就背起两周的食粮------也就是六七斤玉米粉,和当晚煮饭的大柴,带着父母的嘱咐,走在漫长的上学路上。沿途横穿整个石牛庙乡、茶亭乡,山重水复,道路绵延不绝,下雨时崎岖不平的道路更是泥泞……各种思绪与情愫互相缠绕,那种情味,虽然时过境迁,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许多年以后的今天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夜幕重重了,方才到达柏梓高中。放下行礼,就开始生火做饭,解决晚餐。星期一到星期六的一日三餐,用竹制量筒取不到二两放在铝盒里,拿到食堂加上适量的水,由工人蒸好,到时候再去端。该吃饭的时候,全校几百人纷纷涌向食堂端自己的饭盒。去晚了,可能就会被别人端走,然后只得挨饿。乱端饭盒的人将饭吃完会饭盒扔在后檐沟里,难人脏俱获,所以学校对此也无可奈何。所以能不能“享用”自己的伙食,就看你有没有行动力了。感慨于生活的不易,所以行动力非凡,我几乎不会因为此点原因挨饿。此外学校食堂会提供飘浮几片青菜或皮菜叶的菜汤。尽管如此,腹中也常常咕咕作叫,饿得眼冒金星。不敢、也不可能在家多带粮,特别是在我家五姊妹、缺劳力、大集体又分不到多少粮的情况下。秋季要好点,背八九斤红薯到学校,饿极了的情况下生吃,不过就连红署都没有多的。好在学校食堂每学期会按每人二两多猪肉的标准,给学生吃两次肉。全校学生吃肉的日子,甭提多高兴了,气氛比过年还喜庆。国家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对高中生给予了关怀,我感到了温暖。村里唯一的高中生弹指之间,两年的高中生活就告结束了。1976年7月,我拿着柏梓中学颁发的《高中毕业证》,背着满装生活用品的沉重木箱和棉被,走在回远在八十华里开外的石牛庙乡灯塔四社的崎岖不平的乡间泥路上。返家的路上,不知过了多久,越过水流湍急的高石堰,走到汗流浃背,又开始气喘吁吁地爮寒坡垭了。我暗自庆幸,再也不会顶着烈日去上学,汗流满面、气喘吁吁地爮坡了。途经茶亭乡的陈家嘴,看见一群农民正在地里除草。心想:我这个年满十七岁的高中生,也会干这样的农活。毛主席说的话“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我耳边回响,毛主席的号召我无条件响应。开始爮两乡交界的卧龙山了,爮上卧龙山就到石牛庙乡境内了。站在卧龙山上,我大声地喊道:“卧龙山,再见了!”我再也不会风雨无阻,在这里留下身影,成为落汤鸡了。又行了约莫两小时路,终于回到家中,爹妈看见我顺利毕业,非常欣慰,家里出了全村第一个高中生。家徒四壁,我决心担起重担从学校返至家中,整个人由于营养不良,显得又黑又瘦。既内疚,又自豪。爹即看见我黑瘦的面容,既然内疚、又自豪。他们为了五姊妹衣食、读书、成家,进行了超负荷的劳作,却满足不了孩子们最低要求的开销。不过,家里出了全村独一无二的高中生,全家喜庆。之前,五个孩子大都处在上学年龄,家里在缺劳力的情况下,在大集体分不了多少粮食。我在外上学,勉强按期给我定量的粮,赖以度日。但要求吃饱吃好,那家里人生活就难以继续了。在生活都这么紧张的情况下,父母竭力支持我完成了学业,至今想起来心里都暖暖的。兄弟姐妹们的衣服补丁重着补丁,却强撑着给了我勉强可以穿得出世的一套旧衣与胶鞋。父母殷切的希望、期待的目光无时不在,它激励着我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看着家家徒四壁,望着父母苍老的面容和瘦骨嶙峋的身体,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父母多分担一点。走上教书育人之路?一九七七年二月的一天上午,乡小学李兴汉校长在地里找到我,要我去离家两道山梁的本村王家湾村小教书时,我正听从队长的安排从农户家中担粪去地里沏推肥。听到我可以放下担粪的扁担,听到我可以拿起学堂的教鞭,听到我终于可以用我所学教书育人时,我内心欢呼雀跃。我可以融入文化人当中了,我之所学终于有用武之地了!艰苦的教学生活?随即,我背上柴、粮踏上了教学的道路。按学校安排,我担任一至三年级的教学。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一把抓,也就成了所谓的“万斤油”。没有经验,就在反复的实践中去探索、总结;没有设备,就因陋就简,在尝试中开发。要兼顾几个年级的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每节课安排得很紧凑。上了一个年级、又上另一个年级,没有半刻空闲,备、批、改只有在课后和晚上进行。班上学生有本队的,也有邻近队的。要兼顾全面、要融合共进,要花很多的心思。学校要求他们早起晨读后方才回家吃早饭,因此我也每天提前到校、监督晨读纪律,力促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日复一日,虽然艰苦,但也坚持了下来。当时村小校舍用的是生产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