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种粮主体的培育.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种粮主体的培育

新型种粮主体的培育:实践意蕴、理论基础与政策跟进* 江维国 贺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摘 要:调整与优化粮食生产微观组织是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00年的36.22%提高到2014年的54.77%,年均增加约1.3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意味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城镇化的回波效应对我国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加剧。农村人口数量减少意味着农村从事粮食生产和为粮食生产服务的人员相应减少。转移人口中绝大部分为青壮年劳动力,许多地区农村家庭形成了子女外出务工,老人在家务农的代际分工模式,种粮队伍老龄化和总体素质下降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较好物质装备经营管理能力全国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首次摸底种了1/10的地产出1/5的粮题商业服务陕西榆林。规模生产使获得收益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要素的潜能产出水平。重要抓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农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社可以充分发挥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农田水利做到集中连片开展规模,农田土地资源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转包、租赁 图1:面向传统农户的农业科技推广路径示意图 新型种粮主体实际上是对若干传统农户的组织性替代或者主体性替代,这种点面替代减少了大量农业科技推广路径和作用点,利于集中快速推广和提高推广效率。种粮合作社甘肃省种粮大户承担70%以上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及推广任务30%的全膜玉米技术首推示范面积 图2:面向新型种粮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路径示意图 二、培育新型种粮主体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物品理论。 根据萨缪尔森(Samuelson,P.A.)的定义,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这样一种物品,“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7】。公共物品理论认为,纯公共物品是不能由市场完全自由调节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消费公共物品时容易出现消费者“搭便车”的情况而造成公共物品供给不足;解决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路径包括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外部效应“内部化”和通过政府公共投资提供公共物品【8】。粮食安全的核心要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物”【9】。粮食安则天下安;粮食稳则人心定。把粮食安全作为一个“物品”看待时,粮食安全无疑具备公共物品的本质特征。如果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了,增加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和降低其他消费者福利,消费者之间利益冲突排斥在(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在内,绝对量时,其单位成本下降,·马歇尔(Alfred?Marshall)【11】。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大规模生产的利益在工业上表现得最为清楚马歇尔还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导致在企业里组织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来自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哈维·莱宾斯坦(Harvey Leibenstein)X非效率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规模经济理论Assignment and Co-ordination)是指社会某一部门或主体按特定目标在实行专业分工的同时又通过协作实现各分工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行为集合,即分工是把某一部门或主体分解为若干独立单元,而协作又把各独立单元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早研究社会分工的学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其代表作《理想国》对分工的根源,分工的本质和分工的作用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他的探索奠定了分工协作理论的基础。1776年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国富论》中劳动分工系统全面阐述。斯密Karl Marx)在《资本论》中关于分工与协作创造新生产力的论断同样得到了理论界的推崇和经受了实践检验。马克思把社会分工分为一般社会分工、特殊分工、个别分工,把协作区分简单协作、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和复杂协作三种形式,并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14】。我国经济学家杨小凯的内生分工理论同样认为,长期专业化分工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可以最终形成竞争优势【15】。由此可见,分工与协作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手。不同农业组织在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分工与协作是其经济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也是创造协同效应,增加农业产业链整体利益和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新型种粮主体作为农业微观组织的重要一员,其培育与发展同样离不开其他农业组织的分工与协作。 三、培育新型种粮主体的政策跟进 (一)完善粮食直补政策,健全项目扶持机制,加大支持力度 粮食补贴本质上是一种公共财政行为,是政府以非市场手段保证“粮食安全”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从2004年开始,我国陆续形成了包括种粮直接补贴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