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复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植物植物胚胚乳的过程植物的
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植物界
苔藓植物
有胚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
1.2个体发育的定义
对于大多数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
1.3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
包括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阶段。 使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过程
2、种子形成
2.1花的结构
2.1.1雌蕊的结构
2.1.2雄蕊的结构
2.2受精作用
2.3胚乳发育
2.4胚的发育
柱头
雌蕊结构 花柱 子房壁
子房
胚珠
重点掌握卵细胞和极核的形成:
当胚珠发育到一定阶段,珠心内便形成一个细胞——胚囊母细胞,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靠近珠孔的3个细胞消失,位于珠心深处的这一个细胞发育成胚囊。该细胞核将进行3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的2个新核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移向胚囊的两端,以后2个核又相继进行2次分裂,各形成4个核,接着每一端4个核中各有一个核向中央移动,由于这2个核来自胚囊的两极,所以称之为极核。这时,靠近珠孔的3个核成为3个细胞,其中一个较大的离珠孔较远的细胞就是卵细胞极核与极体的区别产生部位不同 极核产生于被子植物的胚囊内,极体产生于高等动物卵巢内。来源不同 极核是植物的大孢子经有丝分裂产生的,极体是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细胞质分配的不均等而形成的。数量不同 在胚囊内伴随一个卵细胞的生成,同时形成了2个极核。而动物的卵巢内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形成一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基因组成不同 2个极核的基因型均与卵细胞相同。而3个极体的基因型有一个与卵细胞相同,另外2个极体的基因型相同,但与卵细胞的不相同。去向不同 胚囊中的2个极核同时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对于双子叶植物胚乳被子叶吸收),而极体由于细胞质很少,缺乏营养物质,均不能发育,最终退化被母体吸收
问题讨论:
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这里使用的“花药”是指单核花粉粒,而不是成熟花粉。
成熟花粉结构:外壁、内壁、营养细胞、生殖细胞。
构成外壁的蛋白质与过敏反应、花粉与柱头的识别等有关。
1个精子(n)+1个卵细胞(n) 受精卵(2n)
1个精子(n)+2个极核(n) 受精极核(3n)
双受精作用: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这样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双受精作用。
问题讨论:
受精作用完成后,受精卵与受精极核是否同时发育?为什么?
受精极核的发育进程较早于受精卵的发育,目的是为幼胚的生长发育及时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
(以玉米为例,玉米胚乳的形成过程是被子植物较为普遍的胚乳形成方式。)
受精极核不经休眠,就进入分裂状态,进行多次有丝分裂形成大量的胚乳核,之后产生出细胞壁,形成胚乳细胞,这些胚乳细胞构成了胚乳。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双子叶植物在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中,胚乳逐渐被胚吸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这样就形成了无胚乳的种子。如大豆、花生、黄瓜。多数单子叶植物在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中,胚乳不被胚吸收,这样就形成了有胚乳的种子,如小麦、水稻、玉米等。
胚乳的发育过程也可用下表解表示:
(以荠菜为例)
受精卵经过短暂休眠以后,便开始进行有丝分裂。受精卵休眠时间的长短,随植物的种类不同而异:有的仅数小时,如水稻为2~3 h,小麦为16~18 h;有的需2~3 d,如棉;有的则长达几个月的,如秋水仙等。过去,植物学家们认为胚柄只是起着把胚推向胚囊内部,以利于胚在发育过程中从周围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上述功能以外,
练习:
1、分析发育着的胚珠结构示意图,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
A.②和③的发育起点不同
B.在正常情况下,若①的基因型为aa,②的基因型为Aa,则④的基因型为AAa
C.④处核中的染色体有2/3来自母方
D.②将发育成种子,①将发育成果皮
2、(2003年江苏高考)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 )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 )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
A、F1植株和F1植株 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1植株
3、(04 珠江)下图中甲、乙两图都表示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