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手足口病培训-沈阳市CDC
手足口病流行概况及防控措施 赵聪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2010年沈阳市手足口病疫情 聚集性病例情况调查: 2008年81起; 2009年106起; 2010年104起。 重症(死亡)病例调查: 2008年发生手足口病重症1例、死亡1例; 2009年发生手足口病重症2例、死亡1例; 2010年共发生23例手足口重症病例。 2008-2010年沈阳市手足口病疫情 2008-2010年沈阳市手足口病疫情 2008-2010年沈阳市手足口病疫情 2008-2010年沈阳市手足口病疫情 2008-2010年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 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病原学 属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无外壳、正20面体、直径20-30nm、单链RNA 病原学 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等型,B组的2、3、4等型。 埃可病毒4、6、9、11等型。 肠道病毒71型( 分为A、B、C 3 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和C2亚型)等。 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病原学(理化性质) 560C以上高温会失去活性 对乙醚有抵抗力,20%乙醚,4℃作用18h,仍然保留感染性 耐酸:在PH3.5仍然稳定 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 对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甲醛、氯化物、酚等化学物质可抑制活性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人是已知的唯一宿主及传染源。 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消化道:粪-口传播。 呼吸道: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密切接触(主要途径):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医院感染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显性:隐性=1:100。 患者多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 不同病原型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人群可反复感染。 流行特征 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4~9月份。 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 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EV71特点 较强的传染性:爆发、流行 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 较为特殊的发病机制: 病情加重突然 较难做到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2-10d,平均3-5d,病程一般为7-10d。 主要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 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 一般病例预后良好,多在一周左右自愈。 临床表现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重症病例 3岁以下多见 病情进展迅速 多在病程2-5天发生 神经系统症状 心肺部症状 重症病死率:10-25% 死因:脑水肿、脑疝,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重症病例(神经系统) 出现以下情况要引起警觉 持续高热 头痛、呕吐 精神萎靡、嗜睡及抽搐 肢体无力或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 严重脑干脑炎 呼吸、循环衰竭、休克、昏迷,最终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心跳停止 重症病例(呼吸系统) 早期表现 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呼吸急促 胸部X 线检查也常无异常发现或仅有双肺纹理增粗模糊 晚期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 双肺湿罗音、粉红色泡沫痰 严重低氧血症 胸部X 线片见一侧或双肺大片浸润影 重症病例(循环系统) 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 指(趾)发绀;出冷汗。 心率增快或减慢。 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 血压升高或下降。 重症病例主要死因 神经系统表现:PICU抢救病例全部累及(以脑炎和脑脊髓膜炎为主) 呼吸循环系统:全部累及。 主要死因为:肺水肿、出血;顽固性休克;脑疝。 平均死亡年龄为1.5岁。 实验室检查 末梢血白细胞:一般病例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