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根腐病生理特性及防治.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根腐病生理特性及防治

小麦根腐病生理特性及防治 * * (……………………) 摘要:小麦根腐病因受害时期、部位及症状不同又称斑点病、黑胚病、青枯病等,主要危害小麦幼芽、幼苗,使幼苗不能出土,或是虽能出土,但生长衰弱,易后期枯死,若茎、叶、叶鞘、穗颈、穗部等部位被害,则会造成减产或降低小麦品质。在我省各地均有发生,且旱茬麦田发生偏重,造成缺苗率增加,成穗率、穗粒数和种子质量明显降低,发病田块一般减产5%~40%不等,对小麦安全生产影响较大。 关键词:小麦根腐病;发生;防治 小麦根腐病病原物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 (Ito et Kurib.)Drechsl.],属子囊菌,格孢腔菌目。子囊壳生于病残体上,凸出,球形,有喙和孔口。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引起,为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和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根腐病分布极广、小麦种植国家均有发生,中国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大,广东、福建麦区也有发现。 小麦的幼芽、幼苗被侵害造成田间缺苗,成株茎、叶受害造成叶片早枯,光合作用下降,籽粒不饱满,降低产量;病株因根部或茎基腐烂而呈“青枯”状死亡,不能结实;穗和籽粒被害,结实率下降,种胚变黑,粒重轻,发芽率低;黑胚率高的小麦磨出的面粉色泽灰暗,品质差,因此根腐病不仅影响产量,而且还降低了小麦的品质和商品价值。 1 危害症状 小麦幼芽受害后变褐枯死,幼苗受害,轻者芽鞘上产生条形或不规则形褐斑,重者幼苗变褐腐烂,称为苗腐。轻病苗成株可抽穗,但结实率低,有些病株,由于根冠腐烂,茎基部折断倒伏,或不倒伏呈青枯状,故有“青死病”之称,拔取病株可见茎节基部变褐,根毛表皮脱落。成株叶上病斑初期为梭形或椭圆形褐斑,扩大后呈长椭圆形或不规则褐色大斑,中部色浅,气候潮湿时,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1.1种子带菌 受害轻者虽能萌发,但幼苗脱离种皮后,即会死在土中。受害重者种子不能萌发。 1.2受害幼苗 在芽鞘上产生黄褐色至黑褐色梭形病斑,生长衰弱,重者也可造成枯死。 1.3根颈部受侵染 根颈部受侵染可阻碍幼苗正常的生长发育,病株分蘖增多,但多不能成穗。 1.4种根基部、根间、分蘖节及茎基部受害 产生褐色至黑褐色病斑,患部组织逐渐坏死,上被黑色霉状物,根系腐烂造成死株,生长后期死亡的病株易于拔起,病穗枯白色,直立田问,极易辨认。 1.5受害茎部 出现褐色病斑,严重时 造成茎秆弯曲或折断。 1.6受害穗部 小穗梗和颖片变褐,严重 时小穗枯死, 病穗上结的种子胚部变褐色, 称为“ 黑胚粒” 。 2 发生原因 小麦根腐病菌是一种兼性寄生菌,病菌在种子内外及病残体上越夏和越冬。病原菌借种子传播,发病后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不断传播,引起病害进一步蔓延和流行。 2.1种子内外和病残体内越冬 小麦根腐病菌在种子内外和病残体内越冬,农户不重视药剂拌种或拌种粗放,同时由于连作土壤带菌量大,轻视伏翻杀菌作用,造成病菌残留逐年积累。 2.2气候环境适宜 对小麦根腐病菌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如冷害、涝害、旱害、冻害等引起植株衰弱均能 引起发病,生长 后期高温高湿易蔓延。 2.3农户重视不够 对小麦根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等到麦苗拔节时表现症状才发现并防治。此时用药控制为日寸已晚 。 2.4田管措施不当 不进行适期播种,整地质量差,播种过深或过浅,偏施氮肥,田间杂草多,品种抗性差,耕作粗放等,均能引发和加重小麦根腐病的发生。 3 发病状况 3.1苗期 种子带菌严重者播种后不能发芽,或发芽后幼 芽即脱离种皮死在土中,有的虽能发芽出苗,但生 长细弱,病苗矮小丛生,无效分孽多。 3.2成株期 小麦根颈部呈褐色腐烂,引起茎基部折断倒伏,严重地块会发现有点发性的枯死麦株,穗部在叶片及叶鞘上会形成梭形或长椭圆形病斑,颜色灰至黑色。 3.3穗部 穗部发病多危害几个小穗,小穗梗和颖片先变褐色,以后表面密生黑色霉,如果穗茎或穗轴受害常引起穗枯或掉穗,病穗种子受害,胚部变黑,形成黑胚。 4 防治对策 4.1轮作倒茬。 原则上严禁连作重病区可与玉米、地黄进行轮作。减少病原菌连续传播蔓延,并降低病原 菌在土壤中的存活量 。 4.2大力推厂伏翻及秋翻作业。 可大幅度改 良土壤、灭菌、除草、保墒。麦收后及时伏翻、秋 翻可减少病残体上的越冬菌量。前茬为春麦地更要尽快伏翻,同时必须追施农家肥。 4.3加强种子管理。 及早准备种子进行晒种2 ~3 天,严格按照拌种程序拌种,防止种子带菌。用适乐时和敌萎丹按每667 m 地各20 m1拌种。闷种12~24d\时,如拌种时种子水分偏大,可摊开晾晒后再播种。 4.4适期播种并控制播种深度。 冬小麦播种过早可造成麦苗生长过旺。播种过晚苗情弱。同时秋季温度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