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质性研究方法-陈向明--1-质的研究的理论背景.pptx

质性研究方法-陈向明--1-质的研究的理论背景.ppt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性研究方法-陈向明--1-质的研究的理论背景.pptx

质的研究的理论背景政法学院 柴雪一个问题:中国贫困省基础教育辍学研究现状 原因 对策《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第二个问题:请对我们的工作打分您对我们的工作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区别与联系?第三个问题组:你到底要研究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中的重要概念是如何定义的?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你的个人经历以及你看待世界的立场和视角是什么关系?第三个问题组:在研究现场你到底看见和听见了什么?你是怎么看见和听见这些事情的?你怎么知道你所看见和听见的是“真”的?你怎么知道当事人是如何想的?他们使用了什么概念、语词和对世界分类的方式?第三个问题组他们具体是如何行动的?他们的行动与思维、语言之间是什么关系?你对研究结果是如何解释的?学界前人对这些现象是如何解释的?你的解释与前人的解释和当事人自己的解释有何异同?第三个问题组这些异同是如何产生的?你如何整合这些不同的解释?你怎么知道自己的结论是恰当的?能否有不同的结论?如果你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做这个研究,结论又会如何?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有关“质性研究”的定义第二节 质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第三节 对有关概念的辨析第一节 有关“质性研究”的定义一、质的研究像一把大伞二、质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三、从“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区别看质的研究的定义四、一个初步的定义一、质的研究像一把大伞二、质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3、研究是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4、使用归纳法5、重视研究关系三、“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区别(一)三、“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区别(二)三、“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区别(三)四、一个初步的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第二节 质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一、实证主义二、另类范式(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建构主义)三、对质的研究之理论范式的分析一、实证主义二、另类范式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建构主义三、对质的研究之理论范式的分析优势不足第三节 对有关概念的辨析一、有关“质”与“本质”二、“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分一、有关“质”与“本质”核桃洋葱二、“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分哲学思辨个人见解政策宣传解释第二章 质的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质的研究的历史渊源第二节 质的研究的分期第一节 质的研究的历史渊源一、民族志的发展二 、社会学领域的发展三、自我反省意识的觉醒四、对政治权力的反思一、民族志的发展博厄斯——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印第安部落马林诺夫斯基新几内亚和特罗比恩岛二 、社会学领域的发展博伊斯——《费城的黑人》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布斯——《伦敦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帕克——《城市》托马斯和兹南妮斯基——《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三、自我反省意识的觉醒文化渗透怀特——《街角社会》主体间性四、对政治权力的反思语言政治历史第二节 质的研究的分期一、传统期(1900-1970)二、现代主义期(1950-1970)三、领域模糊期(1970-1986)四、表述危机期(1986-1990)五、后现代主义期(1990-)一、传统期(1900-1970)1、客观性2、固定性3、永恒性4、殖民性二、现代主义期(1950-1970)1、现象学的影响2、阐释学的影响3、其他思潮和方法的影响(批判/女性)三、领域模糊期(1970-1986)戈尔茨——《文化的解释》《地方性知识》多元解释开放四、表述危机期(1986-1990)科学研究写作性别/社会阶层/种族五、后现代主义期(1990-)行动为取向的研究总趋势(一)从传统、现代到后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从事实描述到意义理解从论证理论到建构现实总趋势(二)从追求“科学”到重视人文从“客观性”到“主体间性”从写语言到写文化从构建宏大理论到地域性知识从价值无涉到价值有涉从学术研究到实践行动第三章 质的研究的分类第一节 按研究的对象范畴分类第二节 按研究的目的分类第三节 按“传统”分类第四节 按“类型”分类第五节 无法分类第六节 分类的作用第一节 按研究的对象范畴分类一、按研究的问题分类二、按研究的范畴分类一、按研究的问题分类二、按研究的范畴分类(一)二、按研究的范畴分类(二)第二节 按研究的目的分类一、按研究者的兴趣分类二、按研究者的意图分类一、按研究者的兴趣分类(一)一、按研究者的兴趣分类(二)一、按研究者的兴趣分类(三)二、按研究者的意图(立场)分类1、批判民族志2、后现代主义民族志3、女性主义民族志4、历史民族志第三节 按“传统”分类一、生态心理学二、整体民族志三、交流民族志四、认知人类学五、象征互动主义第四节 按“类型”分类1、象征互动主义2、人类学的方法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