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元系统理论在《老人与海》译本中的运用
题 目:多元系统理论在《老人与海》译本中的运用
以色列著名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界和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的、面向译语系统的新途径,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的地位决定翻译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取。一方面,翻译文本的选择取决于它与目标语文化系统内的主流文化是否相符合。换句话说,目标语文化系统内的社会、文化、政治等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哪些文本会得到或首先得到译介。另一方面,翻译策略的选取受制于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当翻译文学处于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时,译者主要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而当翻译文学处于边缘位置时,译者主要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
基于多元系统理论的有关理论,对《老人与海》有代表性的两个译本: 内地最早的海观译本和黄源深译本进行对比,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不同的译者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下, 采取了何种相应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又是如何协调不同系统之间的关系的。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文学 翻译策略
1、《老人与海》及译本
海明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1954年度(第五十四届)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一部作品,是他的经典之作。此中篇于1952年出版以后,立刻轰动世界文坛。同年,海明威因《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Pulitzer)文学奖,1954后又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是一篇浓缩了的长篇小说,海明威自己曾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怎样怎样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一切过程(李田华、卢敏、彭灿 2007:306)。但是海明威以大家的手笔把一切都凝练到了一个老人、一个男孩和一条鱼身上。主要讲述的是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再效果 独自出海,终于钓到了上条大鱼,鱼钩上后一直拖着小船往大海里游,尽管老人没有食物,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却依然坚持不放弃。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较量之后,老有运用智慧终于把鱼拉到船边,杀死了它后捆在船边。在归途中,老人的大鱼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老人竭力对付鲨鱼,最终筋疲力尽,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以前一起捕鱼的男孩来看望老人,男孩认为老人没有被打败,并且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捕鱼“本领”。《老人与海》一出版即获巨大成功。《生活》杂志两天内闵销售518650册。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曾说:“这是他最精彩的作品。时间会显示这是我们当中(我指的是他和我的同时代人)任何一个人所能写出的最精彩的中、短篇作品。”《老人与海》是一个非简洁的故事,但却几乎具有海明威的全部特色。其中最显著、最惊人的一个特色是:充满感召力的简洁文风赋予文学多层含义。它可被看做一个真实而充满激情的故事,也可被看做是一首凝重而震撼人心的诗,但它更像是一个寓言。
这本书很受中国读者的欢迎,目前为止,已有不少译本。内地最早的译本是1956 年12 月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海观的译本, 译林出版社2007 年出版的黄源深的双语全译本,2004年上海文译出版社出版的吴劳的译本,必威体育精装版2010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张译的译本,《老人与海》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译者的青睐呢?现代翻译研究表明, 翻译文学能够给本土文化输入某种活力, 从而达到改进主体文化的目的。本论文将尝试在多元系统论的观照下, 对《老人与海》译介到中国以来有代表性的两个译本: 内地最早的海观译本和黄源深译本进行对比,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不同的译者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下, 采取了何种相应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又是如何协调不同系统之间的关系的。
2、多元系统论与翻译
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是由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从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而提出的。该理论以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为基础,突破了传统语言学翻译理论的界限,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他看来,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即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例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应被视为系统而非由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研究(张南峰 2001:61-69)这些社会符号系统并非单一的系统,而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开放的结构,因此是多元系统,也就是由若十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各有不同的行为,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