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docVIP

浅析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

浅析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部分贫困生存在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在意志和行为层次上不报恩。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物质生活上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同时,更要关注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通过有效的规划,充分利用好贫困生资助平台,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93-02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各级各类院校在校学生呈增长趋势。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贫困生数量也越来越多,国家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了中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资助贫困学生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让他们学有所成之后感恩社会,回报社会。但现实中,虽然受资助的贫困生中大部分能自立自强,但部分贫困生还是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因此,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资助平台进行感恩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感恩与感恩教育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虽然“感恩”是一个舶来词,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具有感恩教育的经典,如“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可以说,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之一,感恩教育源远流长。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国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了“奖、贷、助、减、免、勤”等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从总体上讲,受资助的贫困生中大部分能自立自强,???现出一批批自强之星,学业有成之后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但部分贫困生还是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一些受助的贫困生感情淡漠,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不懂得感恩父母;嫌资助金额太少,埋怨学校,埋怨老师;因资助名额有限而“争当”特困生;获得资助后,不注意节俭,挥霍浪费;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毕业后更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等。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只想通过家长、学校和政府解决自己的困难,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当面对资助过自己的人处在困境时也漠不关心。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过程由情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组成。在感恩心理活动中,认知、情感、意志各层次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认知层次上不知恩,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在意志和行为层次上不报恩。   从现实条件上看,高职院校感恩意识缺失有学生自身和学生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1)从学生的自身上看: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学生是经过高考的层层筛选之后的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整体素质都比较高,但相对于重点院校、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更体现在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从学生家庭的角度上看,现代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在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甚至是无原则溺爱,父母对儿女一味无私奉献,而子女却养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父母的倾向。(2)从学校的层面上看,大学的感恩教育属于中小学教育的一种“补偿教育”。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阶段大多以考试为导向,由于过分强调功利性,使本应成为德育重要内容的感恩教育被忽略了,“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等本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被转移到了大学阶段,加上大学生大多数属于成年人,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这大大淡化了大学感恩教育的效果。同时,高校受助贫困生权利与义务的不平衡:目前,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侧重在经济资助方面,从高校的“奖、勤、贷、补、免”到政府拨款、社会帮助,都体现出“给”的特点,资助政策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往往流于形式,无法考核与衡量,学生在获得资助时,不能有效地承担一定的义务,出现了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相分离的问题。(3)从社会的层面上分析,现在的大学生成长在社会转型时期,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