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学生”出现师源性因素.docVIP

浅谈“问题学生”出现师源性因素.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问题学生”出现师源性因素

浅谈“问题学生”出现师源性因素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已经注意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再仅仅用分数来衡量学生。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学校教育中的师源性问题,仍然是“问题学生”出现的一大诱因。因此,必须重视对“问题学生”出现的师源性因素的探讨,以期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227-02      2010年下半年新课程改革在四川省高中阶段全面实施。此次课改的一个中心主题就是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培养健康的、和谐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1]。既然新课改要求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那么,这里的“关注”首先体现于对“问题学生”的关注。新课改如果离开了对“问题学生”的研究和关注,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那么,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哪些因素会导致“问题学生”出现呢?   一、错误的师生观   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它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极大。正如教育家赞科夫所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2]然而,有人曾经在中小学作过一个调查,当问及“你们心目中如果有了最高兴、最烦恼、最秘密的事,你最愿意告诉谁?”有76%的学生选择了同学朋友[3],有17%同学选择了父母长辈,只有7%的同学选择了老师。同学们之所以选择同学是因为他们有许多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能平等地沟通与交谈,能够心灵相通,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而7%的数字严肃地向我们宣告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不信任。尽管每位老师真诚地希望学生进步,尽管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赏识,但事实上,师生之间更多的时候是处于对立的。学生表示:很多事情,老师不知道反而更好,知道了说不定还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与责罚。而师生之间对立的关键是,在多数教师看来,学生就是学生,他们的天职就是听命于老师。这里包含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教师???是权威。这不仅仅是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的观念,甚至学生自己也认可这一点。几千年的历史观念把师生的这种关系演变成了天经地义的真理,自然而然,学生与老师的心理上的差距就远了。同时,如果教师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偏爱优等生,冷落后进生,认为后进生朽木不可雕,是不可救药的,那么,这些学生一旦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就会认为反正是自己横竖都不好,不如破罐子破摔,因此,必然会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这种歧视,虽然不一定是教师的自觉行为,但后果不但使这些学生散失了自信和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目中播下了对教师乃至教育的敌意。   二、工作方法存在不当的问题   很多教师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潜在心理,在潜意识中对“问题学生”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成见,对他们一丝一毫的不好变化过于敏感,相反地对他们一丝一毫的进步却显得有点迟钝,甚至还有点瞧不上眼,这是造成“问题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之一。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成人中心论的主导下,对学生的缺点要比优点敏感,对学生的自大要比对自卑敏感,甚至有意无意地把小毛病当成大毛病,没有毛病也要“制造”出一点毛病,以便能够对其指手划脚地进行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总是居高临下地“训斥”,总是不留情面地否定。学生一旦做错了事情,立即进行生硬的说教。教师习惯于拿成人的标准去教育学生,要求学生懂得这懂得那,但由于方法不得当,这些教育都流于形式。   一些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单一,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学生课堂上的一些违纪行为,教师没有调查就做出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只能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教师粗暴对待的学生会顶撞教师或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以此来维护自尊,达到心理平衡。如对于学生谈恋爱问题,传统的做法是不允许中小学生谈恋爱。对于“早恋”的学生,教师一般采用恩威并用、软硬兼施的办法。第一“早恋”是没有结果的;第二,“早恋”对学习是不好的。对于不肯醒悟的学生,一般采用强硬的手段,劝其退学。这种处理“早恋”的方法,忽视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仅没有减少“早恋”现象,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你不让我这么做,我偏要尝试一下禁果。   三、多次尝试失败   人们常说:“失败为成功之母。”但对相当多“问题学生”而言,失败是失败之母。面对他们第一次“失败”,教育者并未予以应有的心灵抚慰和许多帮助,致使沉重的自卑感成了第二次失败的前奏。如此恶性循环,本来可以学得不错的学生,成为教师眼中的“边缘人”。在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如此评价自己的学生:“今天考试得了多少分?”学生答:“98分。”“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