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彝族习惯法道德因素对凉山和谐社会构建影响
试析彝族习惯法道德因素对凉山和谐社会构建影响
摘 要:凉山彝族的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凉山彝族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由它向外衍射,涉及所有社会活动。在今天,构建凉山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彝族习惯法的道德因素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凉山地区 彝族 习惯法 道德 和谐社会
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其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彝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由它向外衍射,涉及所有社会活动。这个社会中的任何个人的言行都严格地受道德价值的制约和影响,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相对的稳定性。凉山彝族传统道德价值观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维护内部团结的重要力量,并在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凉山彝族习惯法得到完全体现。在彝族习惯法盛行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如果只重视对国家法进行研究,漠视对彝族群众的道德风俗和习惯法的研究,并且在司法实践中也采取这种简单的做法,极有可能导致国家法在凉山彝族地区丧失群众基础,最终法律将丧失其普遍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属性,进而使国家法在彝族心目中成为纯粹“外来”的暴力。因此,应该将彝族民俗、道德、习惯和国家法并列作为研究的两个重点,加强研究建设凉山彝族地区道德体系与国家法体系相配套的机制和理论,使国家法才能真正进入到彝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他们化解纠纷、解决矛盾的首选。
作为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凉山彝族习惯法在凉山民族法治建设及社会和谐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彝谚云:“前代道理没有错,众人道路走不错。”凉山彝族采用习惯法作为解决纠纷的主体原则,以习惯法作为行为准则和解决事件的准绳。 凉山彝族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主要调整彝族民众内部社会关系,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凉山彝族习惯法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十分丰富,既对重大的、有关全局的事情作出规定,也对社会成员之间的人身和财产权利方面的社会关系作出详细规定,包括了刑法制度、民法制度、婚姻家庭继承制度及诉讼制度。作为调整凉山彝族社会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习惯法已经在凉山彝族社会中运行了上千年,代代袭用,历经文化长河的洗礼,早已深入到凉山彝族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中,成为了他们心理意识的一部分,适应了它们的经济关系、人文模式。成为了凉山彝族的“标准法律规范”, 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得到了人们普遍认可和严格执行。时至今日,彝族习惯法在凉山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仍然发挥着其重要作用。
由于凉山彝族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经济背景,在构建凉山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彝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彝族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彝族传统文化与法治现代化的关系,落后的经济状况与市场经济接轨等复杂而特殊的社会问题,如基层政权管理能力弱化、公共服务职能虚化。彝族习惯法中的伦理道德不仅对凉山彝族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可以对凉山彝族地区的现实社会生活及凉山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伦理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人类社会善恶标准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无论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任何社会、任何社会职业群体,以及组成社会基本条件的婚姻与家庭中,都有人们自己评价善恶的准则和伦理道德观念。彝族的家庭伦理道德是调节本民族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原则,是社会道德原则规范在家庭生活中的特殊表现,它是依靠内在的自觉性实现其制约作用的,对人们的行为干预范围要比法律广泛得多。
在彝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早已深深地融入凉山彝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形成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维护内部团结的调整彝族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伦理道德是关于人类社会善恶标准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处在社会或一定群体中的人们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并通过一定的禁忌、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对社会生活和个体行为起约束作用。凉山彝族传统伦理道德调整和规范彝族个体之间、个人与集体、群体之间的行为与关系,则主要是通过凉山彝族传统习惯法得以确立的,并由办事公道、有能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德古”执行,具有永远裁决的效力。
习惯法是古今禁忌、道德、习惯、家训族规、村规民约的统一体,其约束力源于社会评价、本人的羞耻心理与群体公共权力的整合影响。凉山彝族习惯法与传统伦理道德的结合,一方面使彝族社会伦理道德在谴责上的具有公开性。凉山彝族群体道德意识非常强烈,集体主义价值观居主导地位,群体意识在人们的行为方面及个人或他人行为后果的判断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他律”强于“自律”,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彝族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所依据的常常是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