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论文
浅谈中西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在人类的文明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宗教作为思想体系,和哲学一样,都处于人类文化的核心,代表着人类文化的深层结构。虽然宗教从本质上讲都源于人类在精神上对超自然的神灵的崇拜与信仰和在灵魂上对现世生存状态的超脱,但是中西宗教文化却存在巨大差异。有人把中国文化称为儒家文化或儒教文化,把西方文化称为基督教文化,那么宗教因为在不同文化中而表现出的差异主要有哪些呢?
一、中西宗教起源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它有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于宗教的起源和形成,中西方古代宗教的形成有两大来源,一是源于自然崇拜,二是源于祖先崇拜。可以说是“在自然神和英雄神升腾并两相混合的同时,各自独立性也在逐渐形成。自然神和英雄神的混合及向上界升腾形成至上神”。
在西方的古代世界,祖宗崇拜从来也没有形成很强的信仰力量,似乎在很早就让位给神灵崇拜。古代埃及人崇拜太阳神,连法老也要借助于它的光华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军人及百姓中灌输自己是太阳神之子的教义,以增强皇帝的威严。庙中的祭祀也乘机大肆吹捧,称法老为“统治着太阳”、“大神”,借以让人们对其加以崇拜。从表面看来,这种崇拜似乎与我国古代称“皇帝”为“天子”有点不谋而合,但其内涵是不同的。中国称皇帝为天子,主要是因为他是全国最大的宗主,而法老则是神的化身,包含着较多的神灵崇拜。到了古希腊,古罗马,他们都信奉多神教,认为大自然和社会本身都有神各司其职,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到了罗马帝国晚期,皇帝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多神的信仰逐步被信奉上帝一人的新型宗教所代替。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则比较复杂。东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汉代末年,神仙道教也土生土长起来;唐代之后,伊斯兰教逐步传入中土,明代晚期基督教也姗姗来迟。而中国文化在唐代以后有一个明显的走势是儒、释、道的“三教合流”,合流后的中国文化以儒家传统的人伦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为核心,杂糅了佛教重心性修炼???思维和实践方式,辅之以道教永生信念的诱惑与恐吓手段,在宗教信仰方面形成了一套奇特的多元化和泛神化的天人体系。在这个神谱中,历史人物被神灵化的诸神占有着首要和主导地位。由此看来,儒家思想一直牢牢控制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需要和价值需求,加之儒家是以原始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孝悌为基础,以强调尊卑有序,上下有等的人际关系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所以儒家的最终目标在于人,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对超出于人际关系之外的鬼神则“敬而远之”,实在无法避免,则用“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加以搪塞,所以人们一直崇拜的是与自己有着原始血缘关系的先祖和有功于宗族的先人。
二、中西宗教神人关系差异
宗教是人对神的信仰,所以神人关系是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方天人相离的世界观认为,世界由彼此相互分离的“个体人”和“个体事”结合而成。也正是基于这种彼此相互分离的观念,西方文化中才能产生诸如柏拉图的脱离于任何经验物质世界的纯精神的“理念”。上帝的观念也是如此。基督教认为上帝和人的关系是外在的,上帝利用外在于自己的物质将世界“创造”而成,但同时上帝和人又是很紧密的关系。这种外在的关系使上帝便获得了一种超越性和独立性。首先,西方人相信有彼岸世界的存在。在此岸世界生存的人,都是有限的和有罪的,只有在彼岸世界的生活才是永恒的和完美的。其次,他们认为人不可能左右上帝的意志,上帝是高不可攀的。基督教的祷告、忏悔等宗教活动,多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以求来世的拯救,而非出于功利的目的。这便形成了基督教客观的神人精神。
而在中国宗教中,神与人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关系。人可以通过自身修养,即可成佛、成仙、成圣。中国佛教认为众生无须长期修习,一旦突然觉悟到自身的清净本性,就可以顿然成佛,所谓“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道教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也主要依赖于人的自我修炼。在儒家思想中,“天”的概念则发生了转变。荀子日:“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孟子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在这里,儒家将天道和人道合一,认为君子需依靠自己的人格践行天的意志,成为天命的担当者。因此,“天”不再是宇宙自然力量的体现,而成为了与现实人伦相结合的人的理念。“天道”与“人道”实质上就是同一的。
中国宗教的多神论与西方宗教的一神论的分别是中西宗教精神的重要不同之处。多神论体现了中国宗教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而一神论则强调了基督教“天人相分”的精神。这两种精神的分别给两种宗教的带来深远影响。
三、神人关系下理性宗教与功利宗教之分
西方基督教文化具有理性主义的特点。对于“上帝”,基督教总要力图做出一种合乎逻辑的,理性的解释。首先,基督教上帝的观念得益于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体的哲学的理性的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分析报告.docx
- 《汽车维护与保养》说课稿.ppt VIP
- 2025年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2025.pdf VIP
- 《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验检测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 《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验检测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土木工程施工全套教学课件.pptx
- 一种工业用全蒸汽熨斗.pdf VIP
- 2023年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名著专题练习《简爱》含详解.pdf
- 2024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pdf
- 2025年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