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和地质灾害(供自选)
[考点统计]
地球的圈
层结构地壳物质
循环内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
地表形态地质灾害2014年-上海卷大纲卷
山东卷
海南卷
江苏卷浙江卷
北京卷
天津卷
安徽卷
重庆卷天津卷
课标卷Ⅰ
课标卷Ⅱ 重庆卷
广东卷
上海卷
海南卷2013年-上海卷广东卷浙江卷
北京卷
天津卷
福建卷
江苏卷
山东卷浙江卷
江苏卷
山东卷2012年山东卷浙江卷
山东卷浙江卷
北京卷
上海卷
安徽卷
四川卷
福建卷上海卷
安徽卷
北京卷
四川卷
福建卷课标卷
福建卷,[命题分析]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命题可知,命题的重点主要集中在①内力作用与地貌,②外力作用与地貌,③地质灾害等方面。命题方式以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为载体考查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类型,以地质剖面图、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及对地形的影响,以区域图考查灾害的分布规律、特点、成因及治理措施。今后会以地形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为线索,突出考查地质构造判断、外力作用时空变化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体系构建名师点拨1.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注意抓住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双向或单向转化关系,依次推导其他内容。
2.在判读地质剖面图时,注意查看不同岩层的特征,呈明显层状分布的为沉积岩,贯穿沉积岩层且延伸到地壳深处的为岩浆岩。
3.在判断背斜与向斜时,注意要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而不是地表形态来分析。
4.地质构造的地质意义仅仅是只考虑地质状况等条件得出的,实际生活中的工程建设等要考虑的内容很多,可能出现与理论不符合的情况,不要绝对化。
5.掌握各外力作用力的来源,从而理解不同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典型区域和地貌,熟悉典型地貌形态。
6.河流地貌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外力地貌,要重点关注。在河流侵蚀地貌中,注意不同侵蚀类型的特征及其对河谷发育的影响。在河流堆积地貌中,要注意掌握三种堆积地貌成因。
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真题领悟]
1.(2014·上海地理,10~11)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
A.喜马拉雅山区 B.日本太平洋岩区
C.新西兰南北岛屿 D.冰岛火山带
(2)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
A.石灰岩 B.片岩 C.板岩 D.石英砂岩
解析 第(1)题,题干“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只有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处,而印度洋板块不是纯粹的大洋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是纯大洋板块,而日本,新西兰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排除B、C,选A。而冰岛位于板块张裂带,不符合。第(2)题,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溶洞、石林等景观,不符合题意;片岩是变质岩,有片状结构,板岩有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较弱,易于风化剥蚀。有利于形成群峰林立景观。石英砂岩抗剪强度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而张家界山体陡峭、险峻说明有断裂发育。故答案为D。
答案 (1)A (2)D
2.(2014·大纲文综,6)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题。
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解析 据图判断K岛屿位于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之间,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苏门答腊岛西南部海域和爪哇岛南部海域,故K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答案 C
[命题探源]
1.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板块构造理论
内 容理论要点①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图示解释与运用板块
张裂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生长边界板块相撞①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处于消亡边界
②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处于消亡边界
【特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