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AFM
原子力显微术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概述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原子力显微镜之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之探针 微悬臂形变的检测方法 微悬臂的设计、制作及力常数的测定 原子力显微镜之分类 AFM的功能及应用 装置及参考资料 扫描探针显微术(ScanningProbeMicroscopy,SPM)之发展史 1959年,Richard Feynman提出有关纳米尺度的科学与技术概念。 1982年,G. Binning and H. Rohrer于瑞士IBM实验室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因为此发明,此二人得到1986年的诺贝尔奖。 1986年,G. Binning等三人利用当时的STM技术,与Stanford University合作发展出能利用探针与样品间的范德华力之原子力显微镜(AFM)。 除了AFM及STM外,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等各种表面特性的分析工具也一一发展出来。以此种微探针为基础的检测工具,统称为SPM。 近年来,SPM的应用逐渐广泛,除了纳米等级的表面检测外,也广泛应用于各种纳米加工技术。 自从1982年G. Binning H. Rohrer发展出扫瞄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之后,衍生出一系列扫瞄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扫描探针显微镜具有三个传统显微镜无法达到的重大突破: 扫描探针显微镜具有极高度的分辩率 扫描探针显微镜具有三维立体的成像能力 扫描探针显微镜可以在多种环境下操作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是由Binnig与史丹佛大学的Quate 于一九八六年所发明的。 AFM的应用 原子力显微镜对三维空间有极为出色的显像能力。AFM实验可以在大气、超高真空、溶液以及反应性气氛等各种环境中进行,除了可以研究各种材料的表面结构外,AFM还可以研究材料的硬度、弹性、塑性等力学性能以及表面微区摩擦性质;也可以用于操纵分子、原子,进行纳米尺度的结构加工和超高密度信息存储。 materials science semiconductor physics biology electrochemistry organic chemistry catalysis micromechanics …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利用原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来呈现样品的表面特性。利用微悬臂间接地感受和放大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具有原子级的分辨率。 AFM利用原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来呈现样品的表面特性。当探针尖端与样品表面接触时,由于悬臂的弹性系数与原子间的作用力常数相当,因此针尖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的作用力便会使探针在垂直方向移动。 当探针与样品接触时,针尖与样品作用力使探针产生偏移,雷射光被反射至光侦测器,经过放大电路转成电压讯号后,利用回馈电路使作用力在扫描过程中维持固定,而记录扫描器垂直轴在扫描过程中的变化,便可得到样品表面形貌。 恒定-高度或恒定-力量 AFM的结构 AFM的主要结构: 1. 待观察表面结构的样品。 2. 用来观察表面结构的悬臂(cantilever)及探针针尖。 3. 可观测悬臂高低偏移的观测器 4. 扫瞄系统以压电方式改变压电陶瓷材料(PZT)伸缩量去移动样品以达到扫瞄的目的。 5. 反馈系统(Feedback)以观测及控制样品与针尖之间的距离 6. 显像系統可将扫瞄所得的资料,经由电脑转换成影像显示。 AFM的结构 SPM Head—the most important part Working concepts 原子力显微镜概要图 原子力显微镜之探针 原子力显微镜 左为用于contact AFM的氮化硅针尖,右为用于TM AFM的掺杂单晶硅针尖。 微悬臂形变的检测方法 隧道电流检测法 电容检测法 光学检测法 光学干涉法 光束偏转法 压敏电阻检测法 隧道电流检测法 优点:灵敏度高 缺点:信噪比比较低 原因:1.在大气环境下工作时,微悬臂或者STM针尖 的污染会造成隧道电流无法准确测定 2.微悬臂的热振动和热漂移会造成隧道电流的较大变化,热噪音的水平较高 适用于高真空环境下工作的AFM系统 光学检测法 光学干涉法 检测精度高,z方向的分辩率高达0.001nm 对微悬臂上的微小污染和表面粗糙度都不敏感,信噪比比较高 光束偏转法 微悬臂的设计 共振频率必须足够高(以减小振动和声波的干扰); 微悬臂的长度要短,质量要小(以满足低力常数和高共振频率的要求); 微悬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