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白细胞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概述] [白细胞概述] 白细胞为球形,直径7-25um,分类有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是机体的抵御病原微生物等异物入侵的主要防线。 [白细胞概述] [白细胞概述]----临床应用 一、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是指测定单位容积的外周血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1. 原理:用稀乙酸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滴入计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白细胞总数与血涂片上白细胞分布密度的关系 (四)参考值 成人:(4~10)×109/L; 儿童:(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五)临床意义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一)概述 (二)检测原理 1.制血膜 1.制血膜 一张良好的血涂片: 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细胞分布均匀,边缘整齐,两端、两边留有空隙。 1.制血膜 血膜分布不均的原因: 2. 血涂片的染色 (1) 所用的细胞染色液的要求: (3) 染色结果 (三)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分类法 (四) 质量保证 (四) 质量保证 (五)正常参考值 (六)临床意义 (六)临床意义 (六)临床意义 (六)临床意义 (六)临床意义 四、白细胞形态检查 (一)正常白细胞形态 1.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2.棒状小体(Auer body)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nuclear shift) 4.中性粒细胞胞核形态的异常 5.与遗传因素相关的中性粒细胞畸形 6.淋巴细胞的形态异常 1.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大小不均 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 杜勒小体 退行性变 2.棒状小体(Auer body) 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红色细杆状物质,1个或数个,长约1~6μm,称为棒状小体,是初级嗜天青颗粒结晶化的形态。 (1)核左移(nuclear left shift): 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的细胞。(st/sg >1/13) 再生性~: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 血、失血; 退化性~:AA、粒缺、败血症、伤寒。 4.中性粒细胞胞核形态的异常 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巨杆状核中性粒细胞和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双核粒细胞和环形杆状核粒细胞 5.与遗传因素相关的中性粒细胞畸形 Chediak-Higashi畸形、Alder-Reilly畸形、May-Hegglin畸形、Pelger-Hüet畸形 异形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 卫星核 (satellite nucleus)淋巴细胞 (3)空泡形成(vacuolation,vacuolization):中性粒细胞的胞质或胞核可出现1个或数个空泡。空泡(vacuole)是细胞发发生脂肪变性或颗粒缺失的结果,常见于严重感染、败血症等。 (4)杜勒小体(D?hle body):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化而在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源自RNA),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染天蓝色或灰蓝色,直径0.1~2μm,最大可达5μm,单个或多个,常位于细胞边缘,超微结构显示,为粗面内质网组成,与正常染色区域界限模糊,是胞质局部不成熟即核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 (5)退行性变(degeneration of cell):退行性变是细胞发生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染色质模糊、疏松)等现象,常见于衰老和病变的细胞 。 3.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3.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3.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2)核右移:周围血中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核分叶在5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3%时,称核右移。 见于:巨幼贫血、恶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炎症的恢复期(一过性),疾病进行期突然核右移预后不良 右移 未成熟中性粒细胞 过渡型 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原粒 早 中 晚幼 杆状核 2叶 3叶 4叶 5叶以上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正常 左移 明显左移 分布曲线 感染 白血病或 类白血病反应 巨幼贫 恶性贫血 右移 (1)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hypersegmented neutrophil):成熟中性粒细胞胞体增大,核分叶5~9叶,甚至10叶以上,各叶大小差异很大,核染色质疏松。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及恶性血液病等。 (2)巨杆状核中性粒细胞:其胞体可大至30μm,核染色质略细致,着色变浅,胞核呈肥大杆状或特长带状。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恶性贫血,也可见于MDS和白血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