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第二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六)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房屋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应处于季风区。房屋背山面河而建,而且屋顶为尖顶,是明显的南方住宅特点。聚落特点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南方丘陵地区的南坡,既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又是冬季风的背风坡,较为暖和,故此坡是建房和形成聚落的良好场所。聚落顺地势而建,由山地向河流处倾斜,便于排水。靠近河流,便于生产、生活用水,而且水运出行方便。山上植被覆盖率较高,对于调节局部小气候、保持水土有重要意义。
【答案】 1.C 2.A
(2010年湖南联考)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宫室遗址分布在( )
①河流右岸 ②河流左岸 ③被堆积的河岸 ④受侵蚀的河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①便于观测水情 ②利于取水灌溉 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河流的左右岸要面向河流的流向来看,图中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则宫室遗址分布在右岸;在弯曲的河道中,河水受河道影响很大;一般侵蚀凹岸,在凸岸堆积;宫室遗址刚好处在凸岸。河流对村落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提供灌溉水源,二是河流两岸泥沙堆积形成的土壤较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答案】 3.A 4.B
(2009年河南联考)下图为某国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图,读图回答5~6题。
5.决定甲、乙、丙三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自然资源、水陆运输、商业贸易
B.商业贸易、自然资源、水陆运输
C.水陆运输、自然资源、商业贸易
D.自然资源、商业贸易、水陆运输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甲城市是由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其主导区位因素必然是自然资源;乙城市是由集市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则商业贸易是其兴起的主导因素;丙城市是由港口发展起来的,则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是其兴起的主导因素。
【答案】 D
6.为促进甲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最具针对性的措施是(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善产业结构
C.加快资源开采,实现规模效应
D.合理规划用地,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矿产城市随着矿产资源的衰竭,一般都会面临着城市经济活力的减退,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及时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答案】 B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分析回答7~8题。
7.该城市从1968年~2000年影响该城市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变化为( )
A.河流 B.公路和铁路交通
C.商业的发展 D.工业的发展
8.从上述三幅图分析,未来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
A.出现郊区城市化 B.成为交通枢纽城市
C.成为旅游城市 D.成为商业中心城市
【解析】 图中显示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公路和铁路也越来越多,由单一的公路发展为网络化公路和铁路;并且城市沿交通线布局扩大;说明交通因素的变化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图中显示2000年时在老城区外面出现了绿化带,同时绿化带外围的郊区也不断发展为城市区域,则可推断未来该城市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答案】 7.B 8.A
(2010年湛江模拟)读下面甲图(云南某城市的区位图)和乙图(甲城市局部某地8∶30时等噪声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9.甲图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最有可能是( )
A.水运障碍 B.地形
C.气候 D.水源
10.乙图中n地的噪声污染值和污染来源可能是( )
A.小于100分贝,奶牛场
B.大于120分贝,车站和码头
C.小于80分贝,超市
D.大于60分贝,学校及其体育场
【解析】 甲图中有瀑布,水运受阻,人员和货物在此集散,容易形成城市。乙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为20分贝。由于n的周围是闭合等值线,其两侧等值数值均为100,则闭合等值线数值应为120,n地噪声值大于120。同时由于水运受阻,此处可能有码头或车站。
【答案】 9.A 10.B
(2009年盐城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