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知识培训
专业知识
产品介绍(密钥)
一、佰草火龙灸:陈艾(湖北蕲春,李时珍的故乡五月采摘的艾存放三年)+39种名贵中药材,以现代化萃取、纳米技术、无烟处理、碳化自然烘干而成。
配料:艾,取自于三年以上的艾,新艾直接用于人体会伤到经脉,必须经过三年以上的避光储存后:“性”就很温和,而且是取于艾叶最精华的部分,经过无烟处理所以对经络以及穴位的渗透更深,治疗效果更好。
川芎:归脾经、祛脾湿。 桂枝:解肌;分解肌肉酸痛。
陈香:活血化瘀。 藏红花:活血,化瘀、补肝气。
细辛:明目、滋养肝肾。 三七:是个宝、保肝救命少不了。
降香:活血、化瘀。 白芷:祛湿。
防芷:补肺、脾气。 杜仲:补肾气。略……
生产周期:27-29天 .制作过程:分捻、配料、萃取、压缩、自然风干,包装。
与普通艾的区别:1、无烟2、味淡3、燃烧时间长4、火力渗透强,400度5、安全性高,灰烬不易脱落。
二、艾叶的功效:(本草纲目):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艾叶的古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药之不到,针之不及,必灸之。
三、温灸的适应范围:
1、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2、祛湿逐寒,消肿散结
3、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美容、瘦身
4、适用于临床上(虚寒证,也可用于实证和热证如:中风脱证,风寒湿痹,呕吐,腹痛,泄泻,哮喘,腰背疼痛,阳痿早泄,关节肿痛)妇、(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规则,宫寒不孕,子宫肌瘤,乳腺小叶增生以及更年期等表现)
四、温灸的方法:
传统的方法:(1)、化脓灸;针对慢性疾病直接在皮肤上面灸;影响美观(2)、非化脓灸(隔物灸):姜、蒜、盐灸(3)、灸器灸(疗效差)
现在常用的方法:1、定点灸 2、雀啄灸3、回旋灸4、一字灸5、神龙摆尾灸
(五)温灸的注意事项:
1、孕妇的腰腹部不能灸 2、内火旺的不建议灸 3、女性生理期不能灸 4、三高人群不能灸
5、血管较密集的地方要慎灸(眼、腘窝) 6、发烧及酒醉的人群不能灸 7、严重感染伤口化脓过敏体质的人群不建议灸8、温灸过程中多喝60度左右的温开水 9、温灸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操作过程中边做灸边做安抚动作测试温度防止烫伤烧伤。灸距早:2-3厘米,后4-5厘米 10、温灸后禁吃寒凉食物及喝冰水、6个小时内禁止洗冷水澡。
(六)温灸过程中或过后的秘现反应的防止措施
1、皮肤红痒、出红诊(正常)2、皮肤起轻度水泡:正常(体内湿气重)3烧伤烫伤引起的化脓(水泡小的可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或者化脓的处理:用无菌针刺破水泡放出水/脓液敷上消炎的药物即可)
中医基础知识与养生
自然界与人体的五行属性
自然界 五
行 人体 五味 五色 五气 五化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五液 酸 青 风 生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泪 苦 赤 暑 长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汗 甘 黄 湿 化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延 辛 白 燥 收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涕 咸 黑 寒 藏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唾 一、五脏
(一)、肝:位于隔下,右胁之内,腹腔之上,五行属木,与胆相表里
1、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开窍于目,在志为怒,泪为肝液。
(1)主疏泄: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升发的特性,能条畅全身的气机。
1)条畅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只有气机的调畅,才能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脏腑的功能才能正常的发挥。假如肝失疏泄,气血运行失常,使气机阻滞,可见胸胁,两乳或少腹胀满不适,女性容易导致乳腺小叶的增生;气滞血行不畅,则出现胸胁刺痛、女性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现象。若肝气升发太过,出现面红耳赤、头胀头痛、目赤肿痛、头晕耳鸣,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吐血、咯血,甚则昏厥。
2)调节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 调畅,气血顺畅,则精神愉悦,心情舒畅。若肝的疏泄失常,肝气郁结,则心情抑郁,闷闷不乐,而善太息;肝的升发太过,则肝阳上亢或肝火旺盛,可见精神亢奋,烦躁易怒,睡眠差,太阳穴青筋突出。
3)协助消化:①协调脾胃的升降的先决条件,若肝失疏泄。可使胃失和降,而见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胃脘胀满疼痛等肝胃不和的表现。或使脾气不升,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肝脾不调的表现。②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肝的疏泄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帮助脾胃对饮食的消化 吸收。肝气郁结,则可导致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异常,出现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厌食油腻,甚则黄疸。
4)调理冲任,促进排精。调节妇女的月经的形成和白带的形成以及孕育的功能,调节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
(2)主藏血;(25℅的血液平卧时血液流于肝脏。)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