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简史难点问题解答85题.doc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简史难点问题解答85题

中国教育简史难点问题解答 问题1:西周“学在官府”是与私学相对立的,那么是不是可以把“学在官府”理解为官学呢? “学在官府”作为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确实有着学校由政府主办这一层含义。但是,其范围要比后世所说的官学要广泛得多。“学在官府”的“学”,从其本义来说,并不指学校,而是指学术、典籍等。由于学术、典籍等都为朝廷及各级政府所把持,因此普通百姓根本无权享受教育,民间无学术,更无学校教育。此外,“学在官府”还体现在官师不分上,即官吏既是行政官员,又是学校的教师,而后世的官学,只是属于官方主办的学校,教师虽然也可能有一定的官品,但多数是专职教官,不见得兼任其他行政职务。 问题2:六艺是什么? 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的“六艺”,到汉代以后,人们也把经孔子整理过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称为“六艺”,有人把西周时的“六艺”称为“旧六艺”,而把孔子的“六艺”称为“新六艺”。 问题3: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废,但是“稷下学宫”难道不是官学吗?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稷下学宫”确实是齐国官方举办的,“稷下”是齐国都城西南的稷门附近的地方,齐国在这里建立起学宫,吸引天下学者来这里定居,所以“稷下学宫”更像一个大宾馆。官方建稷下学宫的直接目的是养士,利用他们为齐国的国政出谋献策,并不是要办学。而这些学者除了有事时应付官方咨询和参与议政外,平时则自行从事学术研究和讲学,朝廷不加干预,有的学者本来就是带着弟子随从而来的,等于把他的私学搬到了稷下学宫里。所以,“稷下学宫”应该说是私学集合体,只是场地和条件是官方提供的。 问题4:私学兴起的原因 私学之所以兴起,主要是因为春秋时期 1)官学开始衰弱了。由于官学的衰弱,而社会上又需要教育,统治阶层也需要各种治国人才,这就必须有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来取代官学,于是私学就应运而生了,即在中国古代办学体制上,官学与私学往往呈现一种此起彼伏的趋势。 2)更深一层的原因,在经济上,奴隶制国有经济逐渐为地主阶级私有制所代替,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在政治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新势力取代了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旧势力,并逐步夺取了政权,封建的社会制度确立。而这些变革,必然导致教育上的变革,为了适应新经济、新政治的需要,私学就开始兴起了。西周官学是建立在土地王有的经济基础和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础之上的,而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基础之上的。 3)私学兴起也需要物质基础: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学术下移。这是两个客观条件,或者说是因为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使大批的士人有条件脱离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而新兴的士阶层人士大量涌现,正好为私学提供了求学者和必要的师资。而官府的学术开始逐渐下移至民间,也为私学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 问题5: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经验,大多可以追溯到孔子。他对教育所做的贡献主要有: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问题6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解释 从字面上说,“道”是引导的意思。“政”指行政手段。“齐”原意指整齐,可引申为约束的意思。“免”即避免(触犯刑律)。“格”是服从之意。意思是说,以行政手段引导百姓,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然可以使百姓由于害怕触犯刑律而不为非作歹,但并不能使百姓有羞耻之心;而以礼仪道德教育的手段来引导、约束百姓,不仅可以使人耻于为非,而且人心也会归服,可收到法律难以取得的效果。 问题7:“有教无类” 这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不分地域、不分贵贱、贫富。孔子认为,既然人性相近,则人人皆有向善的可能,因此对所有的人都应该一视同仁,施以教育。 问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