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生物课堂教学中几种导言设计艺术
例谈生物课堂教学中几种导言设计艺术
摘要 就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片断,阐述了五种导言设计的方法,并提出在新课导言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课堂导言 教学案例 教学方法中
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如何使学生爱上生物课,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这往往离不开精彩的导言。一节新课的导言,就相当于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精心设计的导言会像磁石一样迅速吸引学生,起着渲染气氛、集中注意力、诱发思维、渗透主题和带人情境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精彩的导言需要精雕细琢。下面就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片断,谈谈新课导入的五种方法。
1 常用的“导言”方法
1.1 趣味导入法
[案例1]在设计“激素调节”这一节的导言时,笔者采用这样的导言:“有两个好朋友相约外出旅游,住在邻近的房间里。到了半夜,其中一个朋友就听见隔壁的房间里传出了‘一、二、蹦’、‘一、二、蹦’的声音,一直叫到天亮。第二天,他就问他的朋友:‘你晚上还锻炼啊,这么勤快!’那位朋友就说‘哪里,昨天晚上一夜都没跳上床。”’当讲完这个笑话后,课堂笑声一片,学生们七嘴八舌在议论那位朋友是不是侏儒,气氛十分活跃。接下来笔者说道:“侏儒症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种疾病,那么,什么是激素?激素有什么作用?这就是在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这样的导言不仅使学生在笑声中体验着学习的快乐,更能迅速引起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关注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2 联想导入法
[案例2]有人说,生物这一学科应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因为无论植物、动物还是人类本身就是生物体,所以生物学教学应与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能运用生物知识更好得生活。在设计“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这一节的导言时,虽然每位学生都十分清楚水对生物体的重要性,但还没有深刻体会到没有水会对生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节课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导言:“(在CAI课件中设计纯音乐的同步播放)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在请每位同学都闭上你的眼睛,用你的心灵真切地去感受一下我们居住的地球中碧波浩淼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蕴藏在地下的地下水域,它们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多数学生能想到水是生命之源。“那么如果没有了水,地球上还能呈现出片片绿茵,农民的脸上还能流露出对丰收的期盼吗?”此时学生的脑海中可能会呈现出缺水的植物奄奄一息的画面。“接下来大家再想想绿色植物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水呢?”由此引出课题。运用这种导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深刻感受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能从生活细节方面学会节约用水。
又如,在设计“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一节的导言时,笔者也是运用了联系导入法,具体设计如下:(课前展示茂密森林的图片)“同学们,首先请你闭起双眼想象一下,此刻你正置身于茂密的森林中,周围的树木混着泥土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这个时候,放松下来,呼吸这新鲜的空气,这是多么惬意的事啊!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肺都在有节奏的呼气和吸气,1 min大约有16次左右。那么我们人的呼吸是怎么进行的?让我们一同进入第二节的学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师运用这种导入,能让学生在诗意般氛围中进入教学情境,教学效果较好。
1.3 课堂调查法
[案例3]在设计“生物的变异”这一节的导言时,如果用开门见山法直接讲解或用谚语来导入,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笔者在导入的时候穿插了一个活动环节。“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做一个课堂小调查。首先推举一位同学担任调查员。”学生纷纷举手,积极参与活动。经学生选出调查员后,笔者让调查员到讲台上来,这时候台下鸦雀无声,很想知道教师到底要调查什么内容。首先笔者让调查员先报告自己有无耳垂,和调查员性状相同的同学站起来。学生马上积极响应。接下来笔者让调查员再报告自己能否卷舌,站立的学生中与调查员这一性状不同的学生坐下。这时要坐下来的学生都失望地看着调查员。调查员再报告自己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站立的学生中与调查员这一性状不同的学生坐下。随后调查员再报告自己有无酒窝,大拇指能否弯曲,食指比无名指长或短,自己的血型等。全班学生看到陆陆续续坐下来的学生越来越多,站起来的学生越来越少,最后竟然一个都没有。这时学生们都笑了。笔者马上提问:“大家想想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呢?”学生们从这个活动中都深有感受地了解到和自己的性状完全一样的人是不存在的,即使双胞胎也不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这样的导入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能进一步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活动环节紧凑,一气呵成,学生乐在其中。
1.4 故事引入法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