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初步解读 感受10年课改的成就——告别《课程标准》(实验稿).ppt

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初步解读 感受10年课改的成就——告别《课程标准》(实验稿).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初步解读 感受10年课改的成就——告别《课程标准》(实验稿)

* * * LOGO 感受10年课改的成就 ——告别《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得到传播 第二:新课程思想正在影响课堂 第三:人才培养模式正发生变化 感受10年课改的成就 ——告别《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得到传播 ——学生观 ——教师观 ——教材观 ——课程观 感受10年课改的成就 ——告别《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二:新课程思想正在影响课堂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改变,出现了所谓“三三六”式、“二七一”式等高效课堂。 感受10年课改的成就 ——告别《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三:人才培养模式正发生变化   ——由重“知识”传授开始过渡到重“能力”培养。由“被动接受”式教育转向“主动体验”式教育。重视人的终身发展教育。 实验稿《课标》带给我们的 ——告别《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第二:以三维目标为内容的课程目标 第三:基础性、现实性强的课程内容 第四:教材、学习、评价方式多样化 实验稿《课标》存在的问题 ——告别《课程标准》(实验稿)   “作为国家法规性的指导文件,不仅要强调什么是国家提倡的发展方向和理念,还应就其‘法规’的特性,尽可能明确地告诉大家什么是课程的‘底线’,即该课程要发展学生哪些方面,什么内容,何种程度为合格,由此提高课程的理性品质和实践效果。”   ——聂幼犁《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思考》 实验稿《课标》存在的问题 ——告别《课程标准》(实验稿)   “现行的《标准》的确较过去的《教学大纲》进步了很多,但这主要是指意念和功能方面的进步。不过,它的操作性差,缺乏必需的层次性和可测性,是不争的事实;它不能支撑新教育理念的现代性,知识与技能目标内容肤浅,是不争的事实;它缺乏学科教育理论坚持,空洞且缺少学科先进的学理研究成果,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课程目标部分一样需要改善。应该平衡知识、能力和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关系,树立现代的人文教育观念,将反省精神纳入其中,同时细化行为和衍生性目标。”   ——赵亚夫《新课程历史课程标准急需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实验稿《课标》存在的问题 ——告别《课程标准》(实验稿)   “课程标准表述太乱。”   “新课程教学评价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朝代线索不清晰,有些朝代缺失(如东汉、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未交代)。这对于学生在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过程中接受历史知识形成朝代或时间定位的障碍。”   “朝代治乱兴替交代不清,汉、唐、明三朝没有衰亡史。衰乱史对于我们建设太平盛世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反面的启示作用。” 《课标》修订的背景   第一:课程改革进行了10年的探索,积累 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二:2007年中共“17大”对教育发展指明 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第三:2010年,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2011年版”与“实验稿”的关系 第一:体例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第二:基本课程理念传承发扬 第三:课程内容基本保持稳定 第一:体例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第二:基本课程理念传承发扬   1.都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定位为国民教育基础课程。   2.都强调发挥历史这一人文学科的教育功能。   3.都强调了历史课程的普及性、全面性和发展性。   4.都倡导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的创新。 第三:课程内容基本保持稳定 以“史前时期”为例 第一,深化了对历史课程教育功能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强调了唯物史观在历史课程中的指导地位; 第三,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培养目标; 第四,明确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四大基本特征; 第五,突出了育人为本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第六,提出了清晰、明确、完整的三维课程目标; 第七,优化了历史课程内容,颠覆了编排的思路; 第八,增强了评价原则、方法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第一,深化了对历史课程教育功能的认识与理解;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1年版《标准·前言》 人 文 素 养 政治素养 艺术素养 历史素养 文学素养 道德素养 ………… 传承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认识当代中国当今世界 历史地观察思考社会人生 传承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具备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第二,强调了唯物史观在历史课程中的指导地位; 史观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   ——2011年版《标准·前言》 文明史观 现代化史观 全球化史观 唯物史观 …… 第三,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培养目标;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