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新课程高考地理学习思考
关于新课程高考地理复习的思 考 牟哲富 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E-mail:mzf@tzedu.org Tel对几组分数的一些想法 对高考复习的一些想法 平均分在120分以下的学校有22所。 在6971名有文科综合成绩的考生中,有1567名考生成绩在120分以下,占22.5%。 知识与技能 《考试大纲》:更关注的是体会能力目标要求的深刻内涵。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深刻领会《指导纲要》要求的知识目标。 大胆依据《指导纲要》的要求取舍知识。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力争教学质量有实质性提高。 知识与技能 需要记忆的知识:一级地理名称、热点焦点涉及的地名、地理的基本原理等。(主干知识) 区域地理更主要的是提供情境:呈现地理现象、特点、规律,考查的是“调动与运用”地理基本原理知识来“阐释与描述”地理现象、特点、规律等的能力。所以区域的一般知识是不需要记忆的。 中亚地区 1、石油分布与石油运输 2、降水分布 3、干旱地区农业与河流、湖泊水文特征 俄罗斯 1、主要工业区(中心)区位分析 2、石油运输 以埃及为中心的北非地区 1、国家和石油分布 2、尼罗河及河谷农业,地中海农业 3、埃及的旅游区位分析 4、东非大裂谷 以尼日利亚为中心的西部非洲 1、国家和石油的分布 2、热带农业的区位分析 3、农业生态与“绿色革命” 以南非为中心的非洲南部地区 1、国家和矿产资源的分布 2、东西气候的差异 欧洲西部地区 1、海洋性气候及东西差异 2、德国鲁尔工业区与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美国 1、地形与气候分布 2、东北五大湖工业区、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的区位分析 3、农业带与农业区位分析 4、生态问题和气象灾害 南美洲南部地区 1、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气候分布差异。 2、板块边界与资源。 3、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位分析(潘帕 斯草原和巴西高原南部) 以大分水岭为中心的澳大利亚大陆东部地区 1、气候分布及成因分析 2、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位分析 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区域 1、城市区位分析 2、工业区位分析 3、生态问题(咸潮、赤潮) 云贵高原 1、交通区位分析 2、喀斯特地貌与石漠化 3、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 横断山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1、板块边界与地形分布 2、自然环境垂直分异 3、大河源头的生态保护 4、资源(水能)开发 5、河谷农业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 1、交通区位分析 2、生态保护与自然保护区 3、区域开发(西部开发) 以秦岭为中心的地区 1、地形分布 2、秦岭南北气候、水文差异 3、农业分布与区位分析 以兰州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祁连山部分地区 1、地形分布 2、气候分布及原因分析 3、灌溉农业和农业区位分析 4、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土地沙化、沙尘暴、土壤盐碱化、凌汛) 黄土高原 1、水土流失问题 2、能源(煤)开发 长江三角洲 1、城市分布和城市区位分析 2、工业区位分析 3、生态问题(酸雨) 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 1、地形分布 2、缺水问题 3、生态问题(风沙、盐碱化、洪涝) 辽宁中南部地区 1、工业区位分析 2、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矿产基地的区域开发 以三江平原为中心的东北北部地区 1、三江平原的湿地保护 2、农业地域类型和区位分析 3、中俄经济合作与交流(安大线) 新疆 1、气候差异及成因分析 2、绿洲农业及农业区位分析 3、能源开发(天然气、风能)和西气东输 从专家对教学资源处理的感悟: 不同的区域抓住其主要的、具有特征性的地理现象,而舍弃了繁杂的、纯粹记忆的地理“八股”知识;教学过程重在原理的分析、能力的培养;追求从“点”到“面”而不是从“面”到“面”的复习思路。 知识与技能 地理的识记能力:基于地理的基本原理、特点、规律等,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的知识才能记得深刻。 如洋流分布规律。 知识与技能 地理计算能力:归纳近年考查的内容及题目。依托的是简单的数学计算,考查的是基于地理原理知识的地理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与问题之间的联系,重视学习中的思维过程。 依据教学情境设计的教学问题力求趋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要及时把握课堂中由学生疑问生成的教学资源,通过合适的“过程与方法”,逐步弥补学生认识问题的缺陷。 教学的要求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过分地在难题上“钻牛角尖”效益明显不足。 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期待学生给出一个不准确的答案,从而引导学生暴露思维的过程,顺藤摸瓜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 从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包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