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向“公民感通”的精神伦理——移动互联网文化症候的“雾霾讨论”-学术研究论文
走向“公民感通”的精神伦理——移动互联网文化症候的“雾霾讨论”
罗成
内容摘要2011—2015年,中国社会围绕雾霾问题产生了两次重要的公共讨论,均可视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文化事件。第一次讨论中,微博的文化自主性,在将雾霾从“不可说”变为“可说”的同时,又带来了娱论社会的精神段子化倾向。第二次讨论中,视频的科学可见性,在将雾霾从“不可见”变为“可见”的同时,又造成了视觉启蒙的精神断裂化倾向。雾霾讨论,实际表征着当前中国社会精神状态既具建设性又有破坏性的症候。其中,市民权利觉醒与私人利益局限之间的冲突是问题的根本。“公民感通”为中国社会精神状态克服“市民”局限、迈向“公民”关怀提供了一种新的伦理想象。
关键词 雾霾新新媒介视觉性市民社会公民感通
作 者 罗成,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博士后。(广州 51027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公民社会想象”(10YJCZH103)
本文的写作意图,并非着意于直接参与对“雾霾”治理问题的讨论,而是试图将《穹顶之下》引发的“雾霾讨论”视为一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文化事件。将作为事件的“雾霾讨论”置于“新新媒介—社会”构建的新型公共文化结构之中,通过对象化与问题化的历史分析展开,探询“雾霾讨论”为我们呈现出的时代精神症候及其社会思想意涵。
“雾霾讨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议题
笔者分别将“雾霾”和“PM2.5”作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 )上进行检索,得到相关文章的年度数量,结果如下:
不难看到,2011年(年底)恰好是中国公众对“雾霾”和“PM2.5”产生公共关注的关键时间节点。此前,相关文章数量明显较少,且多集中在环境科学、气象学、医学等专业学科研究领域。此后,急剧增加的是普通日报、新闻刊物、各色杂志等对雾霾进行的报道、科普、讨论。无疑,2011—2015年间,“雾霾”成功地从科研课题扩展为了公共议题。但需要注意,这一公共议题的产生与发展并非由传统媒介所制造,而是获益于2011年潘石屹的微博消息乃至2015年初柴静团队的网络视频的促发推动,从而由网络舆论扩展到传统舆论直至进入政府议程。因此,“雾霾讨论”正是一个借助“新新媒介”而诞生的公共议题。
“新新媒介”,是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针对近年各种新兴媒介(包括博客、优视、维基、脸书、推特、播客等)作出的理论命名。他将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称为旧媒介,将电子邮件、因特网、网上书店、iTunes播放器、BBS等第一代互联网媒介称为新媒介。他认为,新新媒介明显不同于旧媒介和新媒介,它包含了六大原理:(1)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2)你无法冒充非专业人士;(3)你能挑选适合自己的媒介;(4)你得到不必付钱的服务;(5)新新媒介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6)新新媒介的服务功能胜过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引擎和电子邮件。莱文森强调,新媒介区别于旧媒介的特征是不需要“按约定时间运行”,新新媒介区别于新媒介的特征则是不需要“等待别人生产的内容”,即“新新媒介的用户……还可以选择生产和消费新新媒介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千百万其他新新媒介消费者一生产者提供的”。显然,莱文森将“使用时间的解放”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身份消融”作为新新媒介的核心特征。尽管莱文森也曾提到了硬件发展对新新媒介的推动作用,比如“2007年7月问世的iPhone手机容易上网”而成为了“新新媒介革命最典型的标记”,但他并未意识到:新新媒介之区别于新媒介、旧媒介的一个更关键的意义,其实正是“手机上网”带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所谓移动互联网,是指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服务的新兴业务,它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为一体。iPhone手机及其APP技术的出现,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降临的典型征兆。如果说,旧媒介是无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新媒介是互联网时代的媒介,那么,新新媒介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它以信息制造、获取、发布、交流、互动的空间解放进一步带动了时间解放,促进了信息交流与人际交往的极大解放。
回头来看,“雾霾讨论”之所以能从专业学术研究拓展为声势浩大的环境科普话题乃至公共治理议题,其现实支撑正在于2009—2015年间,随着3G、4G时代的先后到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逐渐普及,中国社会迈入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公共文化新时代。因此,只有将“雾霾讨论”置于此种真实的“媒介一社会”变迁的结构性视野中来考察,透过新新媒介的视角才能准确地把握该事件的媒介特征及其连带的精神症候。
微博的“文化自主性”:
草根关注与“娱论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