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小学象棋校本教材课程纲要
联建小学《中国象棋》校本教材课程纲要
一、课程名称:中国象棋
二、课程门类:艺体类
三、教材来源:改编
四、课程开发:黄少卿、章磊
五、授课教师:高润祺、甘党明
六、授课时间:60课时
七、授课对象:1---5年级学生
八、课程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象棋,了解中国象棋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2、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象棋的技巧,提高棋艺水平。
九、开发宗旨:以棋育人 以棋修身 以棋养德
十、课程结构:本课程分为:中国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象棋入门、战略战术等三部分。分别适用初级和提高级二种棋艺水平的学生。
课时量:60课时
一、中国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
教学设想:
通过向学生介始中国象棋的历史发展以及“棋人棋事”,让学生初步感悟中国象棋的文化魅力。同时,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教学关键:
面对一年级小朋友,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课时:10课时
象棋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创造革新的成果,它深深地扎根在我国劳动人民之中,有着广泛的流传。它与琴、书、画并列,被称为四大艺术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光芒夺目的一颗明珠。老话说得好:“一棋在手,天下皆友;有此钟爱,今生何求?”
关于中国象棋的起源,在我国古文献中也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一、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如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说:“神农以日用星辰为象, 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 代之为机矣”。
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犹重车战也”
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
作象棋”。
2、中国象棋简史
中国象棋具有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 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 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 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 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 ,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 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 ,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 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 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 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 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 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 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 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 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