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特色训练50 古文化常识分类积累练(天文地理).doc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特色训练50 古文化常识分类积累练(天文地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特色训练50 古文化常识分类积累练(天文地理)

特色训练50 古文化常识分类积累练(天文地理) ?一?天 文1.星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2.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3.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4.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5.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 6.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7.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8.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9.月亮: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地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月亮为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月亮为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月亮为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月亮为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月亮为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中为月亮驾车之神名叫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10.东曦: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 11.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屈原《九歌》中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长矢即弧矢星。 12.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中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13.牵牛织女:“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二?历 法1.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经六十年,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经久不乱,永无穷尽。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 (2)帝王年号纪年法 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 (3)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4)年号干支兼用法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梅花岭记》) 2.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 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 四月初五日辰刻。(《三元里抗英》)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游褒禅山记》) (2)时节纪月法 有时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1月)”“孟冬(10月)”。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 (3)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 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 3.纪日法 (1)干支纪日法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 (2)序数纪日法 初八日,始开靖海门及大南大东二城门。(《三元里抗英》) (3)特定称谓纪日法 ①朔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