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贸易顺差原因理论思考
关于贸易顺差原因理论思考
摘要:从本质上看,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在要素流动成为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特征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重组的结果。中国凭借劳动力禀赋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在国际生产网络中充当了价值增值地和出口的平台,是形成贸易顺差的根本性原因。对于中国贸易顺差的一些看法,如内需不足说、人民币币值低估说和加工贸易过度发展说等,不仅理论上似是而非,其政策建议也往往具有误导性。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并未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一、引言
1994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尤其是2005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更是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且顺差集中于美国和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外贸顺差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下几类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是内需不足说。这一观点以宏观经济恒等式为基本依据,认为中国存在大量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需不足或者过度储蓄,提出中国应该放弃“出口导向”发展战略,通过刺激内需来促进外贸平衡,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需的过度依赖。二是人民币币值低估说。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少分析认为,中国外贸顺差是人民币币值低估的结果,其政策建议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第三,低水平加工贸易发展说。这种观点认为,中国贸易顺差就是国际分工体系低端环节的加工贸易过度发展的结果。中国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不仅在利益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而且会被跨国公司锁定在价值链低端,阻碍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因此,中国应通过降低出口退税等政策,抑制低水平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升级,从而减少贸易顺差。本文将首先从国际分工模式的转变的角度对中国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对上述提及的一些观点进行评析。
二、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的贸易顺差需要从国际分工模式的转变以及中国在国际分工中角色的转变中寻找原因。当代国际分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产品内分工,亦即最终产品的价值链分工成为越来越重???的国际分工形式。而中国抓住本次国际分工转变的机遇,利用中国优势要素积极融入国际分工,成为国际生产网络特定环节的重要配置地,这是中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本原因。
(一)产品内分工的快速发展是中国贸易顺差的重要背景
1.国际生产网络快速发展的成因
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是产品内分工的重要载体,其快速发展是本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以国际生产网络为载体的产品内分工与以最终产品国际分工为代表的传统分工模式(包括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相比,一个最重要的区别是每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最终产品的特定生产环节,或者说不同生产环节按照不同特征被配置到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或地区。
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在产品内分工情况下,中间品需要多次的跨境流动以完成最终产品的生产,因此关税水平的高低对产品内分工的影响被放大。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和非关税逐步减弱或消除,使得货物跨国流动的成本降低,这为以中间品频繁跨境流动为特征的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国际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组织生产的重要手段,投资自由化的发展显然促进了国际生产网络的构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与在本国生产相比,国际生产网络下的分散性生产需要付出更多的协调成本,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距离通讯变得快捷而廉价,“地球村”的概念逐步形成,大大节约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协调成本,显著地促进了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全球竞争的加剧为国际生产网络发展提供了动力。全球市场的逐步一体化引起了跨国公司对于国际市场的日益激烈的争夺。全球竞争日趋激烈。而利用国际生产网络合理配置资源,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将非核心环节转移出去,降低成本,集中精力发展核心竞争力成为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战略,这推动了国际生产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2.产品内分工的基础
国际生产网络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际生产网络以国家间生产环节分工为特征,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一国(地区)专业化生产那些环节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应该看到,在生产环节国际分工背景下,特定行业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在下降。我们知道,规模经济来源于固定成本的分摊,因此固定成本大的行业和产品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但是在生产环节分工条件下,一个企业可能只集中生产最终产品的一个零部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会显著下降,规模经济在生产环节国际分工模式决定中的重要性也因此下降。从要素禀赋看,在资本国际流动十分便捷的条件下,资本价格逐步趋向国际间均等化,而且跨国公司面对的资本价格也不是东道国的资本价格,即便东道国资本稀缺而出现利息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