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匹配核心员工动态识别模型.docVIP

基于战略匹配核心员工动态识别模型.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战略匹配核心员工动态识别模型

基于战略匹配核心员工动态识别模型   摘 要:核心员工识别方法上的缺陷源于核心员工概念界定不清。本文在梳理核心员工概念界定基础上,对核心员工的高绩效性、难以替代性和战略匹配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核心员工群体是随着战略变革而动态变化的。从绩效、替代难度和战略匹配度三维视角上对核心员工进行了再定义,认为战略性绩效突出、战略性替代难度大、战略匹配度高的员工才是企业的核心员工,基于此提出了核心员工动态识别模型。?   关键词:核心员工; 动态识别; 绩效; 替代难度; 战略匹配?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12-0094-07   ??   一、核心员工识别问题的提出?      自Handy(1990)[1]首次提出核心员工这一术语以来,对于核心员工的研究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核心员工满???度、忠诚度,减少核心员工流失,以及如何选择对核心员工进行激励的方法上。这些研究的背后隐含着两个重要假设:一是现有的核心员工识别方法是科学可靠的;二是已识别出的核心员工群体是固定不变的。但与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相比照,这些假设的根基并不可靠。?   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了三种核心员工识别方法,主要有因素分析法、人力资源ABC法和20/80原则法三种。因素分析法又称要素计点法,采用对评价因素进行量化打分的办法,对企业中的职位价值进行测评,认为职位重要的员工即为核心员工(唐效良,2002)[2]。人力资源ABC法是借鉴会计学领域中库存管理的ABC分类法而来,通过对个人素质及工作岗位重要性进行测度,将员工总体大致分成A、B、C三类,其中A类约占员工总人数的5%―15%,为最重要员工,亦即核心员工(赵息、阳勇,2002)[3]。20/80原则法来自于帕累托法则(Pareto?s Law),认为企业中20%的人创造了80%的利润,此20%的人即为企业的核心员工(孙秀玲,2005)[4]。?   虽然上述方法为核心员工识别的实践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方法存在着缺陷,即静态的识别方法不能在动态的外部环境中有效识别核心员工。核心员工群体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的快速变化,企业竞争战略呈现出迅速更新的态势。战略变革与企业核心能力变革之间存在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核心员工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载体,这一群体势必伴随着企业战略变革而具有动态性特征。事实上,企业核心员工群体是随着企业竞争战略变革而变化的。从根本上说,现行核心员工识别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源于核心员工的概念模糊。而准确界定核心员工的概念,是研究核心员工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鉴于此,本文将在对核心员工概念进行梳理并重新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战略匹配的核心员工动态识别模型,并对其进行深入讨论。?      二、核心员工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在给出本文对于核心员工的概念之前,回顾一下以往学者对核心员工概念的界定,对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在文献的梳理中,我们发现以往学者大多以核心员工的三个纬度――行为特征、性质和作用,即从三个不同视角对核心员工进行概念界定。?   1.按照核心员工的行为特征界定?   科学研究中的概念界定通常按照研究对象的特征或特点进行定义,这使一些学者采用此种方法按照核心员工行为特征对其进行定义。纵观学者们对核心员工行为特征的描述,主要集中于核心员工的需求趋向、心理期望和价值优越感(刘斌,2006[5];张娟、曾云,2007[6]),对工作激励性的喜好(刘斌,2006),职业生涯规划(张娟、曾云,2007),以及自我价值实现、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快乐感(王炳成、王显清,2006)[7]等多个方面。?   此种核心员工的定义方法确实对其行为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但由于行为特征具有隐性的、不易被识别的和无法定量的特点,因此,采用行为特征对核心员工进行定义,难以避免实际识别过程中的模糊和片面性,进而影响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2.按照核心员工的性质界定?   由于按照行为特征定义的模糊和片面性的存在,则有学者在深入研究中采用核心员工的性质对其进行定义和识别。不少学者认为,核心员工具有不可替代或难以替代的性质(思美格,2006[8];张锦喜,2003[9];张小明,2006[10];田伟,2004[11];张伟强,2006[12];陈庆玲,2007[13]; Barney Wright, 1998[14]),这种不可替代性是由劳动力市场供应的稀缺性演变而来的,正如西方“人力资源会计”中倡导的“稀缺人力资源价值”概念,认为不可替代性与岗位的高低没有必然关系,拥有核心技术的难以替代的蓝领工人也可以是核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