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八讲 科学价值论教学讲义.ppt

自然辩证法第八讲 科学价值论教学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辩证法第八讲 科学价值论教学讲义.ppt

第七讲 科学价值论 科学负荷价值 一 价值与科学价值 1.价值 客体之于主体目的的积极意义 人为的合目的性,是主体有目的的承诺对象世界的特殊方式. 使用价值(马克思) 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 价值: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关系. 价值的客观性、实践性和历史性 2。科学价值 科学的客观属性对人类的需要所具有的肯定积极意义。 客体-科学 主体-社会人类 科学价值除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外,还具有潜在性。 科学价值的实现,是科学价值向社会的展现、转移、并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的过程。 划分为:科学中的价值、 科学的社会价值 二 科学中的价值 1。科学价值中立说 “是”与“应当” \ 事实与价值 休谟, 1740:区分“事实的错误”与“是非的错误” 康德,1880:自然哲学探讨的全是“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应该怎样”的问题。 科学知识是关于事实的认识,本身不包含价值的成分;价值标准只是评价的准则而不是形成理论的方法 休谟和康德的思想,深刻影响西方哲学的价值理论。 自然科学对象被视为只有自身结构和联系的结构 而社会科学对象除此而外,还有主体赋予的“意义”结构 通过了解诱发主体行动动机的价值观念可以把握不同主体赋予行动的“意义”。 逻辑实证主义 二三十年代,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进一步强化了科学的价值中立性:科学是关于客观的事实判断,与“主观”的价值无关。 科学关乎事实;价值关乎目的。(客观\主观、追求真理\追求功利、理性\非理性、可以进行逻辑分析\不能进行逻辑分析) 科学被视为由若干价值中性的科学事实综合而成的庄严肃穆的知识殿堂,任何价值因素的介入都有损于科学的尊严和权威。 泰勒(氢弹之父):尽人皆知,良心这是道德的范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科学的范畴。 奥本海默事件 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 2.科学负荷价值 1981,普特南:价值与事实分不开. “每一个事实都有价值负载,而我们的每一个价值也都负载事实.” A.科学知识体系中渗透着价值和价值判断. 科学陈述的各种判断都具有价值取向. 如涉及到健康、安全、有害的风险等陈述 “一个陈述是否具有科学上的可接受性,将取决于我们对接受它与否抱有何种期望,取决于我们赋予这些期望的相对价值.” B.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在科学活动中脱离不了价值判断. 诸如“真理、一致性、证实”这些规范,本身就是是深刻的人类职责的高度凝炼的反映。 科学方法体现出求实、尚理、爱美的品格、 科学探索的动机,体现了价值判断 爱因斯坦看来,动机有四种 : 有的人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寻常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特称的娱乐,从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 纯粹功利的目的 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反复无常的欲望和桎梏而遁入客观知觉和思维世界 有的则是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于顿悟的世界图像,以自己的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世界,并来征服它 科学研究活动的目的,是以追求真理为价值导向。 第一价值:追求真理 第二价值:科学需要证明 三 科学的社会价值 1.物质价值:与物质需要的关系 区分为:天然自然/自然价值和人工自然/经济价值. 精神价值:与精神需要的关系 包括: 知识价值(真) / 道德价值(善) / 审美价值(美) 2.推动物质生产的发展. 科学知识渗透到生产过程中,与各个生产力各个要素结合. 推动物质生活的改善. 3.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 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推动道德观念更新:科学精神 促进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4.社会变革功能 近代科学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 三大发明: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蒸汽机引起了第一次产业革命. 四 科学主义与反科学 1.科学主义 Scientism 孔德,19世纪法国人:人类精神发展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又名实证)三阶段。 必须将科学中的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等用于社会研究,并排除不能解决即不能证实也不能推翻的问题。 作用:推动科学体制化 2。反科学思潮 特征:认为科学在本质上同人类的追求相冲突。 18世纪中叶,卢梭:科学技术与道德对立。 20世纪,托尔斯泰:科学给西方上层社会带来的纸醉金迷的生活,与此并行的是道德的堕落。 代表性论著: (美)1969,罗斯札克《对立文化的形成》 (日)柴谷笃弘,1973《反科学论》 认为:科学的高度发展造成了社会结构与文化意识的割裂. 双刃剑? 科学与战争有紧密联系 生态问题 问题:如何对科学施加良性的社会控制? “真正的危险在于人自己,在于愈来愈危险的权力和智慧之间的不平衡.” 科学的进步意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被改变. 如何超越?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 理性?对产生变化和破坏已有的社会秩序具有同样的影响. 美国的萨顿《科学史和新人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