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与过敏性疾病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_台湾成大医院王志尧教授演讲摘要.docx
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与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台湾成大医院王志尧教授演讲摘要1.益生菌的定义及作用机制益生菌首先于1954年由Vergio所提出,1965年Lily与Stillwell将益生菌定义为可促进其他微生物生长之微生物,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益生菌是一种可用的微生物并且可促进或维持肠道内菌丛平衡,人体肠道内常见的益生菌包含了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及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a )。于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益生菌重新定义为活的微生物且在适当的摄取下有助于人体健康[6]。益生菌的作用大致上可分为三大类:(1)益生菌可能可以调控人体的先天性免疫或是适应性免疫系统,因此可应用于感染疾病或是慢性疾病预防或治疗(2)益生菌也可直接影响其他微生物或病原体,可用于预防或治疗肠道内感染,或者是重新调节肠道内菌丛(3)益生菌也会影响到微生物的产物,像是毒素或人体产物,益生菌可能会使得毒素不活化或是帮助人体肠道解毒[7]。益生菌 (Probiotics) 已被证实是肠内的有益细菌,可以清除病源菌,也能改善人体免疫能力 (Isolauri et al., 2000)。人体肠胃内细菌种类可能超过500种,经过长期与人类共同演化,其中的奥妙才正要开始探讨。益生菌的定义是含有足量可以改变宿主胃肠道菌丛而产生有益健康效果的活性微生物制品 (Young et al., 2003) 。其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或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a )最被广泛地使用。研究证实其可以耐胃酸及酵素,容易附着在结肠黏膜及在肠道中繁殖 (Kalliomaki et al., 2003) 。益生菌的作用机转:藉由刺激乳酸分泌导致肠道PH值下降,产生有助于更多有益微生物生长的产物以及提升宿主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Fioramonti et al., 2003)。 2.益生菌与儿童过敏的关联。儿童过敏性疾病起因可能是由于早期新生儿的胃肠道免疫失调以及无法建立正常健康的消化道微生物环境所产生。出生不满一个月新生儿的免疫反应由Th2组织介素支配控制 (Schmidt, 2004)。然而,在未满周岁期间,非过敏之新生儿的免疫反应会转变为以Th1组织介素为主的免疫反应,其因于连续暴露于各种不同的感染性抗原所刺激而成。在患有过敏体质的新生儿身上,此种转变情形会减弱。一位学者Strachan在 1989年提出了卫生假说,即是过敏疾病流行的增加趋势乃归因于卫生和生活居住情况的改善、抗生素的使用以及家庭规模较小等因素,以致在幼龄时暴露于有微生物的环境减少了。使从婴儿期的Th2主导转换成Th1反应的情况消失 (Rautava et al., 2004)。新生儿的胃肠道是无菌的,但经过一整年之后会殖满了许多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来源有:产道、怀孕期母亲所摄取的食物、生产方法(自然产或剖腹产)、怀孕的周数、营养的来源(母奶或配方奶)、抗生素的使用等 (Young et al., 2003)。大肠是微生物繁殖的主要位置。这些微生物的种类超过五百种,其中包括了类细菌结构、乳酸菌、肠杆菌、链球菌、双歧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等。在产后初期,这些微生物与先天及后天性免疫力的活化作用有关:胃肠道中无微生物的动物,其胃肠淋巴细胞会减少,免疫球蛋白种类不足。而带有共生微生物繁殖存在的胃肠道会使免疫球蛋白增加、产生自然抗体、使免疫细胞在消化道黏膜渗透浸润以及在Peyer淋巴小结生发中心的形成。在胃肠道黏膜共生的微生物有助于寄主的保护性黏膜屏障,其藉由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及侵入人体。共生微生物经由竞争性抑制、限制病原体接进入、营养物、新陈代谢基质的产生。胃肠道黏膜屏障的破坏会导致抗原运输以及显露量增加、引起致敏作用而产生过敏疾病 (Tlaskalova et al., 2004)。检查过敏孩童的排泄物显示益菌的生长有延迟。以过敏孩童与非过敏孩童胃肠道微生物来做比较:非过敏性患者以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及Bifidobacteria较为常见,反之,过敏性患者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常见 (Bjorksten et al., 1999)。3.益生菌应用在改善过敏性疾病。胎儿在母亲子宫中其肠道是属于几乎无菌的状态,但是胎儿出生后其肠道便被细菌定殖,出生1至3天的新生儿肠道首先由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优先定殖,此后肠道菌丛便由厌氧菌或是非致病性微生物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a )和真细菌( Eubacteria )所主导。人体肠道大约含有1014的微生物与人体本身保持稳定共生关系,可有效预防肠道感染或在胎儿早期有效刺激免疫系统发展成熟[8]。含乳酸的菌丛(lactic acid bacillus; LAB)在最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os ddos 网络攻击原理及其实现(Two 网络攻击原理及其实现 DDoS).doc
- 高中生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指南.doc
- 【48份】2017年高考外研版英语一轮复习练习题:必修1-5和选修6-8.doc
- 二级阅读三合一(篇)及其答案.doc
- 成都十陵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报告.doc
- 语文教学要注入人文关怀[](Humanistic care should be injected into Chinese teaching []).doc
- 供参考第二版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册听力原文及答案(unit-).doc
- 2016个人工作总结以结2016年打算.doc
- 计算机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一次作业答案(The first homework answer of computer and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doc
- 粤西北霜冻天气的气候统计特征.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