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工程地质
3 工程地质
3.1 工程概况
都江堰环山分干渠北东起于都江堰市王堂镇沙沟河3+413桩号,南西经新生、上元,青城山镇、大观镇。南西进入崇州市街子镇、何家镇,渠尾在元通镇文井江西河堰。全长29.190km。
该渠整治工程由四川省都江堰勘测设计院设计并委托我公司对沿线(渠道)进行工程地质调查。
我公司接受任务后于2004年2月17日派出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实地调查,经5天时间,完成野外工作,据甲方要求,提供该渠沿线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3.2 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
该渠地垮都江堰市和崇州市、都江堰~崇州市公路于渠道东侧经过,并有多处支线与环山分干渠相连,局部地段尚有沿渠公路或机耕道,交通较为方便。
该分干渠的大部份,沿青城山山前东缘与成都平原西缘过渡地带修建,流经三郎镇进入平原。
区内水系较为发育,近东西向的主要河流有石孟江、味江河、干五星,河流与渠正交时,多系下穿隧道或渡槽通过。
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比较充沛,但地区差异较大,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年均温15.9℃,一月均温5.5℃,七月均温25.1℃,≥10℃活动积温4686.8℃,无霜期280天,年降雨量1000mm,80%集中在5~9月。
3.3 沿线工程地质简况
一、地形地貌
区内地形东北高西南低,渠首699.05m,渠尾622.67m,高差达99.56m,横向则西高东低,在青城山脉的东缘与成都平原过渡带尤为显著,高差达13.4m(渠首范围内),平原区地形在纵横方向,高差均较小,0~3.0m±。渠道经过地段地貌类形较多,有中低山边缘斜坡、垅岗(Ⅲ级阶地)Ⅱ级、Ⅰ级阶地,具中大部份地段为Ⅰ级阶地(成都扇状平原)。
二、地质构造
沿线所处大地构造部位为新华系龙门山隆起褶皱带与四川沉降带(第三沉降带)西缘成都凹陷的接壤地带,为龙门山褶皱带泰安背斜的南东翼,西距龙门山主导断裂16km±,场地地壳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三、地层岩性
沿线出露地层自新到老为第四系全新河流冲洪积层Q4al+pl,Q3al+pl,中更新统冰水冲积层Q2fgl+al,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莲花口组J3L砂砾岩,现简述如下:
1、耕植土:灰黑~黄褐色,粘性土为土,含少量砾卵石,松散~湿,厚0.2~0.5m。
2、杂填土:褐黄色、紫灰色等杂色,颜色和岩性与开挖渠段的地层岩性一致,不同部分堆填厚度变化并较大,平原区开挖地段厚度较小,斜坡地段较厚,渠东侧填厚1.5~3.0m。
3、砂砾砾石层Q4al+pl:Q4al+pl:Q2fgl+al(泥卵石中孔隙潜水水量较少)。水质在枯、丰水期PH值均在8.1—8.5之间,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五、不良地质作用
总体看沿渠线,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仅见小规模渠岸滑塌现象,但对渠的安全使用尚未构成安全危害。
六、地震
本区Q4al+pl砂砾卵石层,地貌为Ⅰ级阶地,地层岩性上部为耕植土,厚0.5m,下部为砂砾卵石层,厚度大于5m,分布地段:
21+400~24+200
典型剖面,如图4:
3.5 天然建筑材料
本工程区内主要建筑材料来源有金马河(岷江)的中兴、西河的元通二个料场,平均运距10公里。金马河(岷江)的中兴、西河的元通料场,总储量约为10万立方米,且杂质少,级配合理,石质好,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环山分干渠砂砾石试验指标详见表3—5—1。
砂砾石料场试验指标与技术要求对比表
表3—5—1
产地名趁
试验指标
项目 中兴料场 元通料场 技术要求 水上 水下 水上 水下 大于300mm含量(%) 5.23 10.74 8.37 8.43 小于5mm含量(%) 10.72 12.64 15.06 11.87 <15 紧密密度(t/m3) 2.19 2.41 >2 含泥量(粘、粉粘)(%) 0.72 0.47 0.66 0.39 <10 内摩擦角(度) 41.0 40.6 40.0 40.4 >30 渗透系数(cm/s) 碾压后、大于1×10-3cm/s 3.6 结论及建议
一、环山堰渠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作用,宜于技改建设。
二、地基土组成亦较好,基岩砂砾岩、泥卵石、粉质粘土砂卵石,砂砾卵石,各土层均可作为堰渠基础持力层。
三、除砂砾石为强透水性外,其余各土层透水性均较弱。
四、建议堰渠基础处于前述土层,除耕土和杂填土以外的各土层之上。
五、在青城山水附近泥卵石之上有部份淤泥质土及泥炭层,当遇 此层开挖基槽时,应予以支护。
六、该成果系初步调查,基坑开挖中如遇特殊情况,建议会同施工、设计、地勘单位实地验槽研究解决。
七、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按下表选用。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建议值表
指标
土名 承载力
特征值fak(kPa) 重度
KN/m3 内聚力
C(kP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