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 电缆 的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 电缆 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
3总则
3.0.1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的设计应选用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设备和元件。新产品、新技术应经过试验获得成功,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在设计中采用。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也应是技术先进并有成熟经验的产品。
3.0.2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应积极采用标准设计、典型设计、通用设计和参考设计。
4取源部件、检出元件和就地设备安装
4.1取源部件
4.1.1取源部件:仅指检出元件或测量管路与工艺设备或工艺管道连接时所用的安装部件,不包括检出元件本身。
4.1.2取源部件应设置在能真实反映被测介质参数,便于维护检修且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工艺设备或工艺管道上。
4.1.3取源部件不应设置在人孔、看火孔、防爆门及排污门附近。
4.1.4当工艺设备或工艺管道需进行防腐、衬胶处理时,所有取源部件均应在工艺设备或管道上预留好,不得在施工现场对已经防腐处理及衬胶的管道进行开孔焊接。
4.1.5机组四大管系(主汽、冷再热汽、热再热汽、给水管系)的所有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位置均宜在管系制作中预留好,不宜在施工现场开孔设置。
4.1.6高压管道上的取源部件,不宜设置在管道的焊缝或热影响区内,取源部件与管道焊缝之间以及两个取源部件开孔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且不小于200mm。
4.1.7压力取源部件和测温元件在同一管段上邻近装设时,按介质流向,前者应在后者的上游。
4.1.8压力取源部件应设置在介质流速稳定的管段上,不应设置在有涡流的地方。
4.1.9压力取源部件与管道上调节阀的距离:上游侧应大于2D;下游侧应大于5D(D为工艺管道内径)。
4.1.10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气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的上半部。
2测量液体压力时,测点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下成0°~45°夹角范围内。
3测量蒸汽压力时,测点宜在管道的上半部或与水平中心线以下成0°~45°夹角范围内。
4.1.11测量带有粉尘的混浊介质的压力时,应设置具有防堵或吹扫结构的取源部件。
4.1.12炉膛压力取源部件,宜设置在燃烧室火焰中心的上部(具体位置由锅炉厂确定),取源部件应具有防堵或吹扫设施。
4.1.13各燃烧器一次风压取源部件,应设置在直管段上,并使取源部件至各自燃烧器的阻力相等。
4.1.14中储仓式制粉系统,磨煤机前后风压取源部件,前者应装设在磨煤机入口颈部,后者应装设在靠近粗粉分离器的气粉混合物管道上。
4.1.15温度取源部件不应装设在设备和管道的死角处;不宜装设在易受振动或冲击的地方,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4.1.16在直径小于76mm的工艺管道上装设温度取源部件且无小型测温元件时,应采用扩径管。但当其公称压力等于或小于1.6MPa时,允许在弯头处,沿管道中心线迎着介质流向插入。
4.1.17测量粉仓内煤粉温度的取源部件,宜装设在粉仓顶部,垂直插入,测量上、中、下三个不同断面的煤粉温度。
4.1.18磨煤机入口热风温度取源部件,应设置在混合风门后,落煤管前。
4.1.19安装在工艺管道或设备上的测温元件的插座,其高度应根据选定的测温元件的插入深度及工艺管道的外径确定,一般为50mm或70mm。插座的材质应符合被测介质参数的要求。
4.1.20当测量蒸汽流量时,在节流件上、下游取源部件处的管道或冷凝容器内的液面标高应相等,且不低于取压口。
4.1.21物位取源部件,应设置在介质工况稳定和不受冲击的地方,并满足仪表测量范围的要求。
4.1.22采用差压法测量密闭容器内有蒸汽的液位,当汽侧取源部件设置平衡容器时,平衡容器的上部汽侧不应保温。
4.1.23汽水分析仪表的取源部件,应装设在分析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实时性的位置,并满足制造厂的要求,取样管路可从化学取样装置冷却器后接管。
4.1.24烟气成分分析氧化锆取源部件的安装方式,宜采用直插式。
4.1.26炉膛灭火保护和监视的火焰取源部件,应设置在炉本体预先确定的监视孔处,并有防止灰渣污染及高温损伤的吹洗冷却措施。
4.2检出元件安装
4.2.1测量金属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其测量端应紧贴被测表面,接触良好,坚固牢靠,并随工艺一起保温。
4.2.2测量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壁温度的表面热电偶,宜装设在顶棚管上面100mm以内(按锅炉厂要求),接线端子应引至炉墙外便于维修处。
4.2.3当测温元件必须装设在隐蔽处或在机组运行中人无法接近的地方时,测温元件的接线端应引至便于维修处。
4.2.4水平安装的测温元件,若插入深度大于1m时,应有防止保护管弯曲的支撑措施。
4.2.5气粉管道上装设的测温元件,宜有耐磨的保护管。对于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还需在迎向气粉流向的一侧装设可拆卸的保护罩。
4.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