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doc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分析及干预措施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犯罪数量增多,案情复杂,恶性案件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成为困扰各界部门的热点问题。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对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一)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二)从犯罪手段看,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智能化。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交通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而且未成年人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三)从犯罪类型来说,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根据近年来统计,未成年人犯罪中,抢劫罪居于首位,占到.3%;盗窃占1.6%;故意伤害罪.4%;此外还有寻衅滋事、纵火、敲诈勒索、绑架等。 (四)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说,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从未成年人自身因素看,主要表现在1、受好逸恶劳的腐朽思想地侵蚀,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未成年人在犯罪前大多数无视自己的经济条件,经常出入酒店、舞厅、卡拉OK 厅、网吧、录像厅,抽好烟,喝名酒,穿高级衣服,以吃喝玩乐为最大追求。一旦手头拮据,便实施盗窃、抢劫。据调查,受好逸恶劳的腐朽思想侵蚀,追求吃喝玩乐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达77%。 ?? 2、法律知识缺乏,法制观念淡薄。犯罪的未成年人一般文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都是初中和小学的辍学生,大多没有受过普法教育,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加上自控能力差,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社会阅历肤浅,判别是非能力较差。未成年人思想单纯,阅力浅,涉世不深,,走上犯罪道路 ?(二)从家庭看,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不遵循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使用不当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百依百顺,即使子女犯了错误也持包庇态度,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任性、好逸恶劳、骄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格和行为习惯。一旦进入社会后,当他们的个人利益和需要不能满足时,就背弃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胆大妄为地肆意违法犯罪。有的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简单粗暴,专横武断,发现子女犯了错误或不顺从时,无视子女正常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对他们恶语相伤,棍棒相加,造成子女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他们在心理上视父母为敌,离家出走,流落到社会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温暖”,有的在别有用心的教唆犯的引诱、威胁下,堕落成罪犯。有的父母对子女放任自流,对子女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有的父母对子女缺乏情感沟通,加上未成年人心理上的闭锁性,造成子女和父母缺乏情感沟通,子女心理上的迷惘和疑惑得不到父母的及时指点,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现实的心理无以宣泄,得不到慰藉,久而久之,心理问题积疾难治,进而形成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很容易实施暴力犯罪。家庭结构有缺陷。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有不少未成年人犯罪与父母离异有很大关系。父母的离异不仅对孩子的心灵是个极大的打击,而且使孩子在思想上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在生活上得不到照顾,以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经常充斥着吵骂、指责、揭短、厮打,弥漫着冲突或不和谐气氛,给子女带来极大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造成子女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等人格障碍。有的子女为逃避这种不和睦的家庭气氛,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走上犯罪道路。家庭管教松懈。有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赚钱,对子女撒手不管,而是委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管教,致使管教流于形式,难以到位。? ()从学校教育看,主要表现在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在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的学校以成绩好坏区分好坏学生,使成绩差的学生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失去进取心和自信心,造成一些学生厌学、辍学、流失到社会上,结成不良群体,堕落为犯罪团伙忽视了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目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