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基地教材
红 薯
一、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鲜食型选用脱毒的北京553、苏薯8号、豫薯5号;烟27、烟251(适宜烤薯),加工型品种选用豫薯7号、脱毒的徐薯18、苏渝303、徐薯54—1等。二、建立夏薯采苗圃选择土质肥沃,距水源近、方便管理的地块,作采苗圃。亩施腐熟的人粪尿50担、碳铵15公斤,谷雨前起埂,埂高4.5—5寸,行距1—1.5尺,株距5—6寸,每亩0.8—1万株。苗长一尺时打顶,促分枝生长,多出壮苗(采苗圃与夏薯田的比例为1:15)。壮苗的标准是:茎粗壮,节间短,叶片肥,顶三叶整齐,无气生根,浆汁多,百苗鲜重750克以上。三、深耕整地红薯是块根作物,在深厚土层中有利于块根膨大,深耕整地,起埂能达到活土层的要求,根据试验证明,耕深30—40厘米增产幅度大。四、适时早栽,合理密植1、适时早栽是创高产的重要环节,春薯一般于4月中旬栽种,夏薯采取麦垄套种或麦后抢收抢种,争取6月20号以前栽完。2、合理密植:红薯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栽培条件而定,高肥地每亩2500—3000株,行株距配比为平均行距2.4尺,株距8—9寸,中蔓品种3000—3500株即平均行距2.4尺,株距7—8寸。
3、红薯膨大素沾根:方法是亩用15克红薯膨大素,加清水5公斤溶解,再用细土调成糊状,栽插前沾苗基部2—3节。为提高成活率,栽后浇足水。
五、施足底肥,科学用肥
红薯需肥量大,需肥规律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再次。据试验,每1000公斤鲜薯需氮3.5公斤,磷1.75公斤,钾5.5公斤。根据我县土壤肥力状况,红薯施肥原则为重施磷钾肥,适施氮肥,氮、磷、钾配合,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六、田间管理
1、查苗补种。栽后3—5天内,逐行查苗补缺,对弱苗小苗重点施肥浇水。
2、及时中耕培土消灭杂草,返苗后及时中耕,以利薯苗快发。
3、早施壮苗肥,对长势弱的薯苗,在团棵期及时追施氮肥,每亩碳铵10—15公斤,同时施入磷钾肥。
4、喷施红薯膨大素和磷酸二氢钾灌根,在团棵期和薯块膨大期每亩用5克红薯膨大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打,薯块膨大期用磷酸二氢钾300倍液灌溉。
5、打顶不翻秧,为抑制顶端优势,控制主茎生长,一般不翻秧,若因暴雨淤秧时可提蔓,然后仍放原处。
6、抑制旺长,对旺长田可撒施草木灰或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400液或喷200—300PPM多效唑,对过分旺长田还可适当剪除部分茎叶作饲料。
7、防治病虫:苗期有地下害虫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150克/亩加水5公斤,拌炒麦5公斤傍晚撒入田间,后期天蛾、卷叶蛾或造桥虫等危害时,亩用速灭杀丁15—20ml或2.5%敌杀死乳油10—15ml加水50公斤叶面喷洒,若有黑斑病发生,可用40%多菌灵100倍液灌根。
红紫薯有哪些保鲜方法红薯的贮藏保鲜技术如下:
1、贮藏前的要求。在田间,红薯薯块的膨大期气温必须在20℃以上。低于15℃,红薯停止生长。因此,气温降到15℃时,是红薯的最佳收获期。收获过早,气温过高,收后不能及时入窖。收获过晚,易受夜间低温的冻害,增加贮藏难度。
收薯时要轻挖、轻运、轻放,以防断伤后遭病原菌侵染而导致腐烂。采收后的红薯应立即进行伤口愈合处理。即在气温30-35℃、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放置4-6天,并要保持足够的通风。此项工作最好在红薯贮藏地进行,以防第二次搬动,再造创伤。
2、贮藏条件
⑴温度。红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10-14℃,温度过低会遭受冷害,使薯块内部变褐变黑,煮熟后有硬心并有异味,而且后期极易腐烂。温度过高,薯芽开始萌动、糠心,加速黑斑病和软腐病的发展。
⑵湿度。当窖内湿度低于80%时,薯块内的水分便往外蒸发,致使薯块脱水、萎蔫、皱缩、糠心,食用品质下降。相对湿度超过95%时,则薯块退色褐变,病原菌繁殖,腐烂率上升。红薯入窖时含水量如超过70%,应敞窖通风,排湿降温。红薯块在田间受水渍3天以上的,只能用来喂猪或制粉,不可窖贮。
⑶空气成分。薯窖内的含氧量不得低于4.5%,否则易导致薯块缺氧呼吸,轻则丧失发芽力,重则缺氧“闷窖”,造成窒息性全窖腐烂。
3、贮藏方式及管理措施
⑴室内囤藏法。选择严密保温的屋子,靠墙根四周设置火道,用炉子供温。屋内地面上砌囤子。囤高1-1.5米,宽1.5-2米,长度视屋子的大小和贮量的多少而定。囤底部及四周垫豆叶和软细草。囤内存放健全无伤病的红薯。用启闭门窗、生熄火炉、敞盖囤口等措施来满足红薯安全存贮的需要。
⑵棚窖贮藏法。在户外挖宽2米,长3-4米,深2米的地窖。如地下水位高,也可挖成半地下式,地上部分用土打墙。窖口高出地面30厘米以上。窖口上面架设木棍,棍上铺30厘米厚的秸草,草上再覆土0.5米以上,在东南角留一出入口。
红薯入窖前,先把窖底及四壁垫10厘米厚的细软草。接近窖口部位,围草要加厚,预防冻土层影响薯块。红薯不可堆得过满,上部
文档评论(0)